3月29日,因一场“桃花雪”在前一天“造访”,陕州区西张村镇南沟村春天的田野陡增寒意。
三门峡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果树研究所培育基地资源库里,苹果树排列成行,一棵早熟品种“一树独秀”开满粉嫩的花朵,煞是好看。
“真幸运!这场雪来得再晚两三天,苹果花都开了,咱们今年的苹果结果可就会受影响了。”所长韩立新开心地对前来选苗的农户说。
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成果送到百姓家。这里既是果树研究所,也是全国26个国家苹果产业技术体系综合实验站之一。除资源库里1600个苹果品种5000棵果树傲立在春天外,还有大面积的苹果树种都是果树专家精心培育的新“兵”。每年它们从这里带着科技创新的“基因密码”,走向我市乃至山西、陕西等地广大果农、生产企业的田间地头,扎根生长、开花结果。
苹果是喜寒作物,近年伴随着温度和降水量不断增高增多,我市苹果适生带往北推进了200公里。韩立新说,他们主要研发适生果树。陕州区近年苹果产业发展势头良好,果农相信科学种植,选种新品种积极性高,全区果园已达2万亩。一个品种一套技术,今年陕州区政府早早就请专家给果农培训。
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春天果树萌芽,“饥寒交迫”了一冬正是施肥关键期。位于灵宝市焦村镇乔沟村的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高山果业的1300亩5G未来果园里,“大铁牛”正在一排排、一行行矮砧果树间穿梭作业。500亩果园已剪断旧枝条等待嫁接新枝条。果树管理厂长孙建刚说,新品种他们准备嫁接耐高温的“瑞雪”,期待3年后这些“新兵”挂好果。
地处豫西山区,海拔高、昼夜温差大,三门峡市以“灵宝苹果”闻名,有着上百年种植历史,这里也是河南最大的苹果生产基地,高山区域苹果品质优良。2020年,我市更加精准定位,规划建设黄金苹果带,在海拔800米以上山区,打造北纬35度特色农业黄金带,实现区域化种植、差异化选种、优质化生产,苹果产业全面提升,走出了一条特色农业发展的道路。2024年共引进、示范特色水果品种18个,推广“红露”“瑞香红”“维纳斯黄金”“蜜脆”“秦脆”等苹果品种6个,逐步调优我市苹果的品种结构。
从灵宝市川口乡的樱桃园里专家下田指导,到故县镇冯家塬村果农张文明剪出“兵里兵气”的桃树一夜冲上热搜……我市是全国优质水果适生区,从南到北、从东到西,苹果、桃儿、李儿、樱桃、葡萄等小杂果渐次开花盛放在春天里,迸发着向上生长的力量。
端稳“果盘子”,结出“致富果”。
果品产业作为我市特色农业的主导产业,在乡村振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农民增收方面作用明显。2024年,我市持续把果业发展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第一要务,发展绿色有机果品,区域化布局,引进“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发展,全市230万亩水果,总产量28.62亿公斤,总产值128.95亿元,较上年增加9.52亿元,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39.3%,比上年提高1.8个百分点。其中120万亩苹果,产量21.53亿公斤,产值102.48亿元,较上年增加6.83亿元,产量和产值稳居全省第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