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陕州新闻·渑池新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5年03月28日 星期五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小小羊肚菌 撑起乡村振兴“致富伞”
本报记者 何英杰 通讯员 姚远
作者:    来源:中国三门峡网 - 三门峡日报

    3月25日,走进灵宝市苏村乡周家原村蔬菜大棚,工作人员正在大棚内拱棚,为羊肚菌出菇做最后的准备。

    “这22个大棚的羊肚菌栽培全部由我们统一提供菌种、营养袋和标准化种植管理技术,村民严格按照技术要求进行种植和管理,过两天羊肚菌就可以出菇了。”灵宝市菌丰农业有限公司经理马丽霞说。据悉,今年这处大棚的羊肚菌长势非常好,亩产预计突破1000斤,亩产值可达2.5万元。

    “以前出门打工挣不了多少钱,现在到家门口的羊肚菌种植大棚里干活,每天干得不累,一个月还能挣2000多元,日子越过越红火!”周家原村村民伍大姐一边插着棚架,一边高兴地说。

    苏村乡地处山区,海拔高,冬季气温低,大棚蔬菜只能每年4月到10月种植一茬。近年来,该乡充分发挥农业资源丰富的优势,依托蔬菜大棚发展羊肚菌,实现“菌菜轮作”循环农业经济。

    为进一步增加群众收入,苏村乡联合河南昌盛食用菌农业有限公司、佳成食用菌合作社等,在全乡持续推广“菌菜轮作”模式,填补蔬菜种植淡季,对外承包蔬菜大棚生产羊肚菌,实现“菌菜轮作”再提升,增加了群众收入,助力乡村振兴。该乡采取“公司+合作社+产业带头人+农户”的发展模式,建成农产品分拣中心,形成了集蔬菜和羊肚菌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的特色农业产业链。同时,积极做好宣传工作,吸引市民、游客前来采摘,使羊肚菌、蔬菜“不出大棚就变现”,有效带动农民增收。

    目前,苏村乡共有242个大棚种植羊肚菌,预计生产羊肚菌20万斤,产值约600万元,带动当地200多名脱贫群众实现就近就业,人均增收1.2万元以上。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探索‘菌菜轮作’模式,完善联农带农机制,不断增加轮作种植面积,扩大羊肚菌种植规模,同时配套建设烘干、晾晒、仓储加工厂,进一步拓宽群众增收渠道,打造独特、生态、绿色品牌,提高产业综合效益。”苏村乡相关负责人表示。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三门峡日报社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
本网站所刊发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三门峡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转载使用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陕州新闻·渑池新闻
   第04版:国内新闻
   第05版:健康三门峡
   第06版:社会新闻
   第07版:综合
   第08版:广告
我市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再创新高
我市强化要素保障为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我市首批外卖员“吹哨人”上岗
科技服务到果园 果农“疑难”变“不难”
天鹅桥凌空架通途
抓好春季小麦田间管理工作
小小羊肚菌 撑起乡村振兴“致富伞”
打好“廉”动组合拳 扎紧纪律“紧箍咒”
“菜园子”里的四十年坚守
春漾青龙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