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花开,大地满是生机。中医讲,春季一阳初生,正是养生好时候。结合临床常见的胸痹、心悸、流感后遗症和胃肠道问题,下面从中医角度分析,帮大家做好春季养生。
春日不适从哪来?中医病机来揭秘。2024年七、八月时候,三门峡及周边阴雨连连。体质弱的人,体内易积水湿,夏末就各种不适。体质好点的人,也躲不过环境湿气对水液代谢的影响。秋冬阳气潜藏,多余病理性水湿跟着藏进肾里。2025年春天阳气上升,水湿被带到全身,阻碍气血运行。水湿停在胸中,会胸闷胸痛,化热就心悸;影响肺,感冒后久咳、痰多;停在胃里,饮食不注意就胃脘胀满,甚至上吐下泻;阳气携寒水上泛,会有黑眼圈或面颊青黑。
春季调养妙招,五步重塑好体质。今年春较干燥,总体利于健康,但体质弱、正气不足者仍受水湿困扰。给大家几点调理建议:
一、清淡饮食:少吃油腻、黏腻食物,多吃蔬果,保持饮食清淡,加快湿气排出。
二、食疗茶饮:用薏苡仁、赤小豆、茯苓煮粥,能清利水湿。陈皮泡水也能祛湿,用家里放一年以上的陈皮就行,每天喝几杯。
三、体育锻炼:多数人运动量不够,肥胖会干扰水液代谢。每天坚持走半小时到一小时,微微出汗就行,长期坚持能调节水液代谢,也可选慢跑等运动。
四、温水泡脚:每天用温水泡脚15至20分钟,能加速气血循环,防止水湿内聚。
五、艾灸祛湿:艾灸能温通经络、散寒除湿。选足三里等穴位,每周艾灸2至3次,每次15至20分钟。水湿内停化热者不要在上半身艾灸,以免加重热症。 (三门峡市中医院 柴松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