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葛洋)3月19日,备受瞩目的三门峡文化宫潮流街区试营业,部分商户已率先亮灯迎客。这座占地8400平方米的“河畔会客厅”,以集装箱创意设计、老字号回归和多元业态融合,为市民带来全新的消费体验。
集装箱里飘散烟火气,老味道与新潮流碰撞。走进街区,80余间集装箱组成的“矩阵”映入眼帘,五彩斑斓的涂装搭配暖黄灯光,恍若一条穿越时空的美食长廊。老三门峡人记忆里的“马坡烧烤”“乌鸡米线”“杏仁茶”等美食以新店铺新形象亮相街区。在一批“老味道”入驻的同时,该街区同时引入“新巴厘岛小龙虾”“潮八珍广式泥炉鸡煲”等新兴品牌,还将在此基础上增加近30个移动摊位,形成差异化、多元化的美食文化聚集地。
为了顺利推动特色商业街区健康发展,三门峡现代服务业开发区相关部门及运营团队积极开展了一系列工作。一是科学规划布局,推进片区化发展。该街区通过联合庙底沟考古遗址公园、天鹅韵商务楼宇群、工人文化宫等,推动街区由条形向块状转变,不断拓展街区发展空间和辐射范围。对潮流街区及其周边商业载体进行统筹谋划、一体升级,推动构建“餐饮+文旅+购物”模式多元化商业生态圈。二是街区设计建设能变性强,打造年轻化街区。街区采用特色潮流集装箱设计,聚焦青年群体个性化、多元化的消费需求,以网红楼梯、融合地方文化的打卡墙为特色,打造出独特的商业氛围和视觉效果,吸引广大年轻消费者群体。三是“0”元招租,推动街区业态升级。街区入驻商户实行联营及末位淘汰制,该制度能够及时根据街区的定位和目标客群购买能力、需求,精准确定业态准入门槛,建立业态动态调整机制,有序淘汰吸引能力弱的低端业态,补充符合地域特色的优质业态,推动业态结构优化升级,提升街区业态对客户的适配性。
该街区运营负责人透露,试运营一段时间后还将推出“街区一码通”服务,实现一码点所有,一键享所有,销售数据可视化,将消费者与街区商户进行联动式捆绑,通过大数据开展街区商家管理。另外,街区还联合中国联通打造了全光网覆盖街区,为商户及顾客提供全光网络体验,并实现街区安全监控、人流量统计、异常预警等功能。
目前,文化宫潮流街区试营业商家有20余家,夜间客流量已突破日均2000人次。据悉,正式开街活动正在预热中,未来还将推出“集装箱啤酒节”“非遗手作市集”等精彩活动,正式开街时间将于近期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