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央视“3·15”晚会曝光了一批涉嫌侵害消费者权益的企业,这些企业涉及各行各业,影响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群众关切最多的,仍属与食品安全相关的违规行为。因此,各地监管部门在随后开展的治理行动中,应该对此类问题进一步加大整治力度,尤其要对无堂食外卖商家给予足够重视。
无堂食外卖,是指没有提供堂食的店铺从事餐饮外卖行业。按照相关法律,这种经营方式不能取得餐饮服务许可证。但随着互联网外卖餐饮行业的兴起,无堂食外卖应运而生,他们大多租借或伪造证照,用假地址、假照片在网上售卖餐食,有的甚至成为热销高分店铺。实际上,这些商家的菜品多为来源混杂的预制菜,存在极大的食品安全隐患。网上攻略、外卖员都提醒消费者,下单要选有堂食的商家,但消费者一般是通过外卖平台的店铺证照、图片、销量、评分等信息下单,除了亲临过的店铺,其他情况难免踩坑。
外卖餐饮行业体量越来越大,维护食品安全任务更为艰巨。国家虽然已出台《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规范网络餐饮服务经营行为,但外卖餐饮和无堂食外卖依然是监管难点。规范提升外卖餐饮的食品安全质量,整治无店铺经营,监管部门不仅要落实相关管理办法,还要想办法从更高、更广的层面“提档升级”,通过专门立法,改善业内生态,实现全链条、全方位监督制约,才能让产业持续兴旺、消费者吃得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