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示范区新闻·义马新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5年03月17日 星期一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跑好新年“第一棒”
本报记者 任志刚 通讯员 苏浩然
作者:    来源:中国三门峡网 - 三门峡日报

    阳春三月,义马市朝阳路街道各企业开足马力抓生产,为实现新的一年生产目标起步冲刺。

    在义马市科技创新产业园内,义马市科风光电有限公司加紧赶制订单,车间内,三条生产线40余名工人有条不紊地装配着线缆。“我们按照订单要求对光纤裁剪,经过装配、检测、包装等11道工序后出厂。”总经理李彦慧说。

    科风光电是一家以生产光纤连接器为主的企业,产品主要销往深圳等地。今年,随着订单的不断增加,该公司用工需求增加,前不久举行了专场招聘会。“我们这次招聘的60余名员工近期将赴深圳进行1至3个月培训,提升操作技能和熟练度。”李彦慧说。

    在河南正光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满载着废旧轮胎的货车依次进厂。厂房内,6台裂解炉每台一次“吞进”12吨橡胶等固废,经过16个小时左右的火炼,再进行裂解、冷凝等,废旧轮胎、塑料等固废便产出裂解油、炭黑、钢丝等产品。“我们依托河南省科学院专利技术,采用国内先进工艺技术和设备,每年生产环保新材料10万吨。”相关负责人马志林介绍,有了技术加持,一众固废实现了再利用,新产品广泛应用于军工、冶炼、化工、建材等领域。未来,该公司将新建2600平方米的标准化厂房和6条生产线,打造成国内废弃物综合利用基地之一。

    在世成旅居车有限公司车间内,工人正对房车内水路、电路进行修改安装,各个规格的房车被整备一新,打造成了“移动小家”。“一台车从开工到装配完成需要5个人协作15天才能装配完成。”相关负责人徐辉介绍,自2021年生产线转移至义马以来,公司收到的订单逐年增长。“今年,我们计划开启线上直播,打开更多的销路。”徐辉说。

    同样忙碌的还有河南尹氏木业有限公司,这是一家生产高端体育用品的企业,年产球杆达到10万根。厂房内,100余台机器不停运转,60余名工人熟练操作着。“从原材料到球杆出厂需要50余道工序,历时半个月的制作。”从业40多年的师傅尹科刚说,“义马交通便利,生产和营销很方便,营商环境也不错。”

    企业订单足,车间生产忙。为跑好新年“第一棒”,朝阳路街道积极探索服务企业新路径,精准施策,帮助解决困扰企业发展的用工、用地、融资等问题,为企业冲刺发展护航;同时,积极落实各项惠企政策,为辖区相关企业送上一季度“开门红”奖补资金等,让企业发展有动力和定力。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三门峡日报社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
本网站所刊发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三门峡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转载使用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示范区新闻·义马新闻
   第04版:国内新闻
   第05版:湖滨新闻
   第06版:社会新闻
   第07版:专题
   第08版:综合·小记者
东风浩荡,弄潮儿向涛头立
我市纵深推进全面依法治市工作
强化全链条监管 筑牢质量安全防线
“四大导向”奋力冲刺首季“开门红”
抓生产 赶订单 拓市场
立足春天里 干出新精彩
司法服务赋能高质量发展
日子越过越红火
帮办代办服务升级 贴心便捷惠企利民
跑好新年“第一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