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豫西伏牛山东麓,夏禹导洛遗址南岸,有一片曾经贫瘠的山坡地,如今蝶变为生态宜居的美丽家园——卢氏县范里镇中原社区。翻天覆地的变化背后,有一位深受居民爱戴的社区党支部书记,她就是市、县、乡三级人大代表辛永丽。
每天清晨,辛永丽照例沿街对社区内的居民楼逐一巡查,看到住户卧室的窗帘全部拉开,她的心才算放了下来。窗帘内外,是辛永丽等社区工作者和老人们的“双向奔赴”。
“今年天气最冷的时候,社区网格员和志愿者经常到我家来,陪我说话解闷,有了他们的守护,心里别提多踏实了。”85岁的老人尚付德说。
“在社区开展‘窗帘行动’的初衷,就是在尽量不打扰老人生活的情况下,给予他们无微不至的关怀。”辛永丽表示,通过这一行动,中原社区不仅解决了独居老人的实际问题,还营造了邻里互帮互助的良好氛围。
时针倒回2012年,辛永丽首次当选卢氏县人大代表,深感责任重大。她积极参与代表活动,倾听民声,踊跃建言。针对范里镇新庄村与范里村之间河沟阻碍交通的问题,她与其他代表联名提出修建“范里大桥”的建议,受到卢氏县政府高度重视并快速实施。一年后,长394米、宽13.5米的大桥落成,极大便利了群众出行,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被誉为“跨水彩虹致富桥”。
随着时间的推移,辛永丽在人大代表履职道路上不断前行,2019年年底,她迎来了新的挑战与使命——担任中原社区党支部书记。“社区是居民生活的最小单元,社区治理的好与坏,直接影响着居民的幸福感和安全感。”辛永丽把“当好代表为民服务”奉为自己的座右铭,她恪尽职守时刻关注社区居民的“急难愁盼”,充分激发居民主动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和发展经济的内生动力。
辛永丽注重发挥志愿者服务作用,主动邀请县、乡(镇)人大等单位志愿者组织,走进中原社区开展义诊、义剪活动以及防溺水、反电信诈骗、司法知识普及等服务,倡导文明新风的传播。这些公益活动如石子投入湖面激起层层涟漪,极大地激发了社区居民向善向上的热情。
作为一名来自基层社区的人大代表,辛永丽无论工作多忙,都要抽出时间深入各街巷、居民楼,听民声、察民情、解民忧,用心用情办好群众身边“关键小事”。她在市、县两会期间为民发声,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建议和意见,有效推动了社区民生问题的解决。
医疗卫生工作一直是群众关注的焦点。在市八届人大三次会议期间,辛永丽等人大代表联名提出的“关于由市级层面建设统一全市涵盖市、县、乡、村的医疗和公共卫生信息化平台的建议”,市卫生健康委高度重视,围绕全民健康信息化体系建设多措并举,进一步加快了全市卫生健康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步伐。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为夯实产业兴旺根基,辛永丽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初期,联名在卢氏县人民代表大会期间,提出了“关于人社部门就业类、创业类补贴可以适当延伸至一般农户的建议”,促进了政府部门在政策大框架内,充分发挥政府职能作用,使更多劳动者享受到了优惠政策。
盛夏时节,中原社区旋覆花种植基地里金花灿烂。“经过前期调查研究,我发现旋覆花有种植成本低、花期长、产量大、收购价格高等特点。”辛永丽说,把小区外出就业困难的60岁以上劳动力动员起来,开展旋覆花种植、采摘、晾晒等工作,让他们在家门口实现就业,进一步拓宽群众增收途径。
在辛永丽看来,“一老一少”是社区一以贯之的服务对象。来到中原社区儿童服务中心,社区志愿者正声情并茂地给孩子们讲故事。“我是中原社区住户,社区儿童服务中心成立以后,我作为志愿者积极加入,担任孩子们的‘教师妈妈’。”志愿者魏婵说。“我们在社区建立了‘警察妈妈’、‘医护妈妈’、‘教师妈妈’等社工联络机制,聘请各行业志愿者给孩子们讲授知识、辅导作业,让温暖可触可感、实效可见可及。”辛永丽用真情实意让“一老一小”各有所乐,在家门口守护“朝夕美好”。
辛永丽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将带领社区一班人继续发扬“一家人”思想、“店小二”精神、“三股劲”作风,不断提升社区治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努力构建一个更加和谐、宜居的社区环境,以实际行动践行一名社区党支部书记的社会责任和人大代表的使命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