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这样一则视频引发网友关注:郑州一女子和朋友外出聚餐吃火锅,在隔壁桌离开后,把没怎么动过的菜端过来继续涮煮。有人支持其珍惜食材的做法,有人认为公共场所还是更应该倡导适量点餐、避免浪费。行为虽有争议,却也再次将人们的目光聚焦在“光盘行动”这一美好的餐桌风尚。
人人崇清尚俭,节俭就会蔚然成风。这一过程,离不开方式创新、机制创新作辅助。近年,我市相关部门、商家创新探索,在反浪费、重节约上有方法、有成效。比如,部分单位食堂采取自助称重取餐模式,可以有效把控食材消耗;老年助餐场所推出预约订餐,减少餐饮浪费的同时,也提高了服务质量和效率;在一些连锁火锅店,还有半份菜、小容量锅底可供选择,按需点餐、少量多样已成为许多消费者的自发行为。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面对粮食和其他各类食物,我们不仅要食其滋味,更要念其根源、知其不易。我市一些幼儿园、小学精心设计蔬菜小花园,按照时令组织孩子们种植各种蔬菜,并经常组织开展餐桌礼仪培训……生动多样的宣教活动,激发着孩子们珍惜、爱护粮食的情感。
倡导粮食节约不是“一时的事”,而是“一直的事”。如今,对一些人来说,“不好意思”“怕麻烦”等心理障碍依然存在。只有持续做好餐饮制作消费各环节、全过程的精细化管理,深入宣传“不光盘子才丢面子”的理念,才能将“光盘行动”推向更深层次、更广领域,让这一餐桌风尚得到更广泛的响应和践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