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梁媛)3月7日上午,2025年全市科技工作会议召开,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以及全国、全省科技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现代化三门峡建设“13561”工作布局和“新河文山农”五篇文章目标要求,总结2024年我市科技创新发展情况,分析形势挑战,部署2025年全市科技创新重点任务。
2024年,全市科技工作深入实施创新驱动、科教兴市、人才强市战略,立体化搭建平台矩阵、梯次培育创新主体、协同推进产学研合作,因地制宜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强化科技供给,打造科教强市,以科技创新为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达到2.67%,首次超越全国水平,连续四年保持在全省第一梯队。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分别达到184家、319家;3家企业成功入选河南省创新龙头企业;技术合同成交额首次突破10亿元;获河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3项,全市创新发展的举措逐渐完善,势头强劲、氛围浓厚,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三门峡实践提供了坚实的科技支撑。
2025年,全市科技工作将聚焦“四高四争先”,在全域科创统筹、企业主体地位、科创平台提质扩量、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科技人才引育留用、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创业生态优化8个方面精准发力,着力提升体系化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与产业融合发展,持续塑造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在拉高标杆、加压奋进中争先创优。
会议要求,全市科技系统要强化政治机关建设,筑牢思想根基,切实将理论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际成效。常态化推进科技管理人员能力提升行动,推动科技队伍素质向高标准、专业化方向迈进。扛起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深化党风廉政建设,不断巩固党纪学习教育成果。优化市、县两级科技部门、各类创新主体、高校科研所及广大科技工作者协作机制,凝聚工作合力,为现代化建设三门峡实践贡献科技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