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阅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灵宝新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5年03月11日 星期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起承转合间尽显人性光辉
——从王荀小小说《鉴定师》说起
作者:黄福胜    来源:中国三门峡网 - 三门峡日报

    读罢王荀的小小说《鉴定师》,让人感慨万千。作者用起、承、转、合的叙事手法,充分发掘鉴定师、旭阳、姜老板、张知县等人物的人性光辉,给人以温暖和力量。

    起

    作者开篇交代了百年老店虢州画廊“因经营名家真迹书画而远近闻名”,更是唯一宣称“假一赔十”的画廊;主人公鉴定师既是有名的山水画家,也是书画鉴定大师。很多书画收藏者,拿着欲购的作品请他鉴定过才放心。

    在这一段引子里,作者简明扼要地道出了鉴定师在虢州书画鉴定业界举足轻重的地位以及严谨诚信的作风,为故事的展开作了一个坚实的铺垫。

    承

    真正“声名远播”的是三年前的那场书画鉴定会,当时五十幅作品落款有“旭阳”二字,并盖有旭阳印章。要知道,“旭阳是虢州最有名气的山水画家,因《松鹤延年图》而名扬天下”。鉴定师和同行认真鉴定,不放过任何细节,最后直言“都是赝品”。面对张知县等人的质疑,鉴定师从纸张、构图、用笔、印章等方面说明这些作品的瑕疵所在。让张知县等人啧啧称奇,更使旭阳佩服不已。

    如果说作品的开头是以素描手法体现鉴定师的水平和地位,那么这一部分则是浓墨重彩,通过张知县、旭阳映衬出鉴定师功力,其实事求是、知无不言的优秀品质彰显无遗。

    转

    张知县为解决建桥经费不足问题,发动民众捐银,并称“凡捐银三千两者,以其名冠桥名”。鉴定师积极报名,却被德胜粮行的姜老板抢了先,便“闷闷不乐”。这让读者心生疑惑,如此看重冠名,莫非鉴定师也好扬名立万?这是叙事上的第一转。

    紧接着,叙事上的第二转随之而来:因为姜老板只有两千两银子,请鉴定师鉴定一下祖传的《洛神赋图》,鉴定师称其“真迹”,让姜老板第二天拿着这幅画到虢州画廊换取银票。其实,鉴定师并没有平常那样细致,而是一展开画卷就大为称赞、加以肯定。

    到了第二天,账房先生认为“画有问题,不应支付”时,鉴定师还是气定神闲地说“没问题”,并大声地催促账房先生支付银票。这是第三转,账房先生的忧虑与鉴定师的“淡定”形成了鲜明对比。

    合

    经历过上面的一波三折,接下来的故事却出现了令人意想不到的暖心画面。

    先是旭阳捐了一幅《松鹤延年图》给姜老板,以表达对姜老板捐银建桥的敬佩之情。然后账房先生指出《洛神赋图》为“后人伪作”,鉴定师没有否认但称“这一千两银子也是支持建桥的,物有所值”。最后姜老板不想冠名,说“当初捐钱建桥,并不是为了冠名”,还因为从旭阳的口中知道那幅《洛神赋图》是赝品,就急匆匆地上门退还银子,结果鉴定师以“咱都是做善事,不分彼此”而婉拒。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小说中不同人物的光辉,足以暖人心。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三门峡日报社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
本网站所刊发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三门峡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转载使用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灵宝新闻
   第04版:国内新闻
   第05版:文化周刊
   第06版:阅读
   第07版:文明生活·交通
   第08版:专题
在平凡中寻找光芒
书单
起承转合间尽显人性光辉
描绘女性生存图景
“素人写作”升温,热的是人间烟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