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进程中,财政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肩负着重大使命与责任。2025年,作为经济发展的关键支撑部门,三门峡市财政局紧紧围绕省委“四高四争先”战略部署和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安排,以全省财政工作会议和市委八届八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明确的重点任务为指引,聚焦现代化三门峡建设的“十个新提升”方向,深化财政改革,精准有效施策,积极探索财政改革与发展的新路径,为三门峡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财政保障。
提升治理效能,筑牢管理根基。新时代背景下,提升财政管理的系统化、精细化、标准化、法治化水平刻不容缓。要从传统办事模式向严格依规则制度办事转变,从偏重执行向落实与谋划并重转变,从分兵把口向系统集成转变,从关注规模向注重效益转变,从存量固化向盘活增效转变,从部门自我推动向协同共管转变,推动财政治理新突破。
深化财政改革,增强保障能力。要紧紧抓住财政部提升财政管理水平试点机遇,加强财政资源和预算统筹,深化零基预算改革,强化预算绩效管理。健全现代预算制度,完善市以下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推进财政数字化转型。全面排查国有资产,分类盘活处置。强化预算绩效管理,开展事前绩效评估,进一步完善全链条管理机制。
发挥财政职能,推动经济发展。坚决贯彻落实积极财政政策,用好“两新”补助资金促消费,支持项目建设,深化“万人助万企”活动,支持开放平台和招商引资。大力支持科技创新,完善投入保障机制,改革经费分配机制,落实优惠政策,推动产业升级。深入推进城乡融合,支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粮食产能提升和乡村产业振兴,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推动绿色低碳转型,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快产业绿色改造。强化民生保障,积极支持就业创业、教育医疗、养老救助和文化建设。
防范债务风险,坚守安全底线。严格偿债资金管理,追究挪用责任。落实专项债券政策,用好特别国债。关注债务风险数据,高风险地区制定化解措施。做好融资平台债务兑付,推进市场化转型。坚决遏制新增隐性债务,加强全口径债务监测。
兜牢基层“三保”底线,夯实民生基础。压实地方党委、政府“三保”责任,明确各级财政职责,对保障不力的严肃追责。对照“三保”清单合理确定标准,强化预算刚性约束,优先保障“三保”支出。加强财政运行监测和舆情管理,及时化解风险。
强化财会监督,维护财经纪律。加大工作统筹力度,落实监管责任,优化与其他各类监督贯通协调工作机制。围绕财政、财务、会计重点领域深入开展监督专项行动,查处违纪和造假行为,优化政府采购营商环境,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
坚持党建引领,打造财政铁军。深化政治机关建设,强化理论学习。落实好干部标准,拓宽选人用人视野,健全年轻干部选育管用机制,做好“传帮带”,丰富“财政大讲堂”。运用多种方式提升干部培训实效,选派干部到艰苦环境锻炼,锤炼过硬作风,提高工作执行力。
做好新时期财政改革发展工作,是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市财政部门将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坚定如磐的信心、只争朝夕的劲头和坚韧不拔的毅力,锐意进取、真抓实干,不断推动财政工作迈向新高度,奋力谱写新时代财政事业的辉煌篇章,为确保高质量建设、高水平实现现代化三门峡贡献财政力量! (市财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