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走进陕州区原店镇新建村香菇大棚,一幅生机勃勃的景象映入眼帘,一排排菌棒整齐罗列,菌棒上菌丝旺长,村民们穿梭在菌架间忙着浇水、管理菌棒、覆膜,现场一派忙碌景象。
新建村坡地较多,土壤贫瘠,土质较差,不适合种植传统的粮食作物。为壮大集体经济,增加村民收入,新建村党支部立足村情实际,将村民闲置土地利用起来,以每亩500元的价格,流转16亩土地建造大棚发展香菇种植。目前,已建成香菇大棚13座,每座大棚上架菌棒7000棒,今年10月份可以出菇。
据大棚负责人王歌介绍,大棚选用品质优良的“新八号”“新十号”菌种进行培育,菌棒内的锯末采用的是苹果木屑和花梨木屑等,该菌种产出的香菇具有易管理、营养丰富、肉厚味美的特点,无论是鲜炒,还是炖汤,口感俱佳,在市场上极具竞争力,深受消费者喜爱。每棒至少出菇2斤,按照市场价每斤5元算,每棚收益在7万元左右,除去成本和人工费用,每棚至少能净赚3万元。如果后期出菇量大,还要建保鲜库和炕房,把香菇做成干香菇销售到大城市。
香菇产业的蓬勃发展,不仅为村集体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也为村民们提供了就业增收的机会。“香菇大棚建成后,我就来这儿干活了。这活儿不累人,时间也自由,还能给家里添笔收入。”新建村村民张军刚说。
近年来,原店镇积极鼓励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大力发展黑糯玉米、软籽石榴、梨、枣等特色农产品种植产业,把调整农业种植结构作为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有效途径,积极鼓励引导群众发展特色种植,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郭娜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