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牡仙牡丹产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国家林下经济协会副会长,也是2024年度“河南好人榜”敬业奉献模范,还是湖滨区慈善总会副会长等。10余年来,她投身牡丹产业,从种植到研发,从生产到销售,用一颗赤诚之心和勤劳双手,将一朵牡丹的价值发挥到极致,带领数千农户走上致富路。她就是王军英,一位用实干与创新铺就敬业奉献之路,秉承新时代雷锋精神的“牡丹仙子”。
王军英今年54岁,2008年开始创业,进军牡丹种植产业。十几年来,她一心扑在牡丹产业上,秉承“产业富农、产业扶贫、三产融合、三产共赢”的宗旨,用智慧和汗水,将一朵牡丹的价值从观赏延伸到食品、化妆品、保健品等多个领域,带领企业走出一条“三产融合”的创新之路,为三门峡市牡丹产业的发展作出突出贡献,也为当地农户铺就了一条致富之路。“牡丹不仅是花,更是我们乡村振兴的希望。”王军英坚定地说。
2008年,王军英成立河南荣元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从事牡丹种植产业。创业初期,她带领团队在洛阳市宜阳县、伊川县流转土地3.5万亩,种植油用牡丹。“那时候,我们每天天不亮就出发,晚上很晚才回家,几乎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牡丹种植。”王军英回忆。时至今日,她带领公司,开疆拓土,共建立9个万亩以上农业种植基地,10万亩林业产业基地。
2020年年初,她成立牡仙牡丹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彼时,公司正处于创业初期,面临着技术瓶颈和市场开拓的双重压力。王军英迎难而上,带领团队完成了数十个保健食品GMP认证和注册报批项目,研发了数百项食品配方,并成功取得多项生产许可证和卫生许可证。“那时候,我几乎每天都要工作到深夜,脑子里全是技术参数和工艺流程。”王军英回忆,但她始终相信,只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就一定能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经过多年发展,该集团最终成为集农林业种植、生物科技研发、工业深加工、市场服务贸易于一体的“三产融合”全产业链集团。
在王军英的带领下,牡仙牡丹产业集团逐步走上高质量发展道路。她深知,科技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为此,她以首席专家身份成功审批了省级实验中心,使公司“做地道好产品”有了技术保障,并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天津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河南科技大学等展开深度合作,推动药用牡丹产业的技术研发。
“牡丹浑身是宝,但如何将这些宝藏挖掘出来,是我们一直探索的课题。”王军英说。近年来,她带领团队开发了牡丹籽油、牡丹复合精油、牡丹茶饮、牡丹化妆品、牡丹花果酒、牡丹籽油凝胶果糖等10余个系列新产品,在药用牡丹深加工关键技术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实现了牡丹的高值化加工利用。
“我们的目标不仅是让牡丹开花,还要让它‘结果’,让每一朵牡丹都能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王军英的语气坚定,充满使命感。
作为一名党员,王军英始终牢记自己的责任和使命。她说:“企业发展了,不能忘记回馈社会,企业的成功更体现在社会责任的履行上。”她积极参与乡村振兴工作,通过发展油用牡丹产业,为当地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其种植基地带动就业农户6000户以上,人均年增加收入1.2万元。“我们会聘用当地留守人员到公司种植基地务工,也有部分人员经过技术培训可以留在公司工作,成为产业工人。”王军英介绍。另外,发展药用牡丹产业,还能涵养水土、绿化环境、调节气候,这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也作出不小贡献。
不仅如此, “7·20”郑州特大暴雨期间,王军英曾为郑州捐赠价值26.5万元的救灾物资。每逢“99公益日”,她也会代表公司向湖滨区慈善总会捐款。她还经常救助困难妇女儿童、困难职工、困难党员等,每年都会为包村的老人们谋福利、送温暖。
从“牡丹仙子”到“河南好人”,王军英用智慧和汗水,书写了一段励志动人故事。她不仅是乡村振兴的践行者,更是新时代雷锋精神的传承者。正如她所说:“只要心中有光,脚下有路,就一定能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