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伏牛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伏牛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5年03月04日 星期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听书
□王自民
作者:    来源:中国三门峡网 - 三门峡日报

    一晃50多年过去了,回望童年的日子依然记忆犹新,特别是小时候听书的情景。20世纪60年代,那时候村里的文化娱乐活动很少,一年到头偶尔会放映一两场电影。不过,一个来月总会有说书人到村里来。

    每当听到说书人来了,全村的男女老少就会早早地拿上小板凳到大队部的场院占个好位置。老汉们手里拿着旱烟袋,一边吧嗒吧嗒地抽着旱烟,一边议论纷纷:“听大队干部说,今晚说书人要说《空城计》,诸葛亮有智谋,硬是让司马懿不敢贸然攻城……”老太太们则你一句我一句地拉着家常,年轻的媳妇及姑娘们则比着谁的围巾好看,谁编织的毛衣花纹漂亮,我和小伙伴们则满场院里疯跑,玩藏猫猫……

    “咚咚咚……当当当……”鼓、锣一响,只听说书人长长的一声:“父老乡亲们,今天晚上来到咱们川口公社三圣大队,为大家说的是《三国演义》中的《空城计》。”说书人话音刚落,那些老汉们便带头鼓掌。说书的5个老汉是盲人,他们或拉着三弦,或拉着二胡,或吹着笛子,或敲着梆子,或敲着锣或鼓,一边演奏一边唱,我坐在奶奶旁边,似懂非懂,不知不觉就迷迷糊糊地睡着了。“记门,记门,醒醒……咱奶孙俩该回屋了。”奶奶给我起的乳名叫“记门”,说是让我记住自家的门。

    那时候,村里来了说书人,大队干部就会轮流让村里人管饭。一年秋天,说书人来了,刚好轮到我家管饭。奶奶和母亲早早就忙开了,我也帮忙洗菜、抱柴火,将院子扫干净,给洗脸盆倒好水。

    不大一会儿,父亲就领着说书人来了。说书人将带的锣、鼓等乐器放在院里,我则好奇地用鼓槌敲敲打打,觉得真好玩儿。父亲陪着说书人一边吃饭,一边聊着。“今天晚上说的是《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一位说书人说。我立马来了兴致:“孙悟空可厉害了,他会七十二变,最后制服了白骨精!”

    “这小家伙好机灵,你咋知道啊?”说书人头朝向我笑着问。“老伯伯,我看过《孙悟空三打白骨精》连环画。”“噢,怪不得呢,小家伙,你好好念书,长大一定会有出息!”闻言,奶奶、父亲和母亲的脸上都露出了笑容。

    那天晚上,我搬上小板凳和奶奶又去听书,从头到尾我听得如痴如醉。回家路上,奶奶说:“你以前听书,总是听着听着就打盹儿,今咋这么有兴趣呀!”我说:“奶奶,我长大了也要像孙悟空那样,学武艺、学本事,挣钱孝敬您……”“好,好,好呀!我娃长大后肯定有出息!”奶奶笑语盈盈地夸我。

    自从那天晚上听了《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以后,我逐渐喜欢上了听说书。说书的尽管是盲人,可他们穿着干净,举止文雅,肚子里装了好多好多故事,我打心眼儿里羡慕佩服他们。

    记得小时候,我听了《三打祝家庄》《孟江女哭长城》《牛郎织女》《岳母刺字》《二十四孝》《包公断案》《杨家将》等故事,正是当年说书的启蒙,使我从小便喜欢上了读书,长大后读的书更多了,让我不仅增长了知识,而且懂得了很多道理。

    如今,每当回到老家灵宝市川口乡三圣村,还会去小时候听说书的场院里走一走、看一看,当年跟着奶奶听说书的一幕幕情景又一一浮现在眼前……可是,亲我疼我的奶奶却长眠了。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三门峡日报社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
本网站所刊发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三门峡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转载使用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伏牛
   第04版:时事
   第05版:文化周刊
   第06版:阅读
   第07版:文明生活
   第08版:交通·广告
古往今来
铸鼎原上寻根魂
失而复得的水杯
听书
早春游上阳城遗址见雪有怀
枯荷待春
探访无名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