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伏牛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5年03月04日 星期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窝肉兔开启的致富之路
本报记者 何英杰 通讯员 谢小涛
作者:    来源:中国三门峡网 - 三门峡日报

    “目前除了我自己店用以外,还要供应附近的酒店、饭店,每天的肉兔销售固定在五六十只,过节就要更多一点,每个月的营业额能做到11万元左右。”2月27日,在灵宝市区黄圪塔村手撕烤兔店,店老板、青年创业者杨晓禄对记者说。

    杨晓禄是灵宝市五亩乡西淹村人,2017年,还在上大四的杨晓禄在中铁二十一局的校园招聘中脱颖而出,成功签约。能到央企工作,这对于一个从大山深处走出的孩子来说,实属不易,乡邻们艳羡不已。

    “虽说到了央企上班,也算是见了世面。但这期间,年迈的老父亲和乡亲们顶着烈日在黄土塬上辛苦劳作的场景经常出现在我的脑海里。每当工作闲暇时,一种带领乡亲们摆脱贫困、过上好日子的想法油然而生。经过反复思量和多次考察,我决定辞职回乡创业,开展肉兔养殖项目。”对于曾经那段“激情燃烧”的日子,杨晓禄仍记忆犹新。

    2019年年初,杨晓禄先后克服平整场地、运输砖石、通水通电等种种原来没有预想到的困难后,建起了第一座兔棚,随着村民一起跟他进行肉兔养殖,养殖场的发展慢慢步入正轨。然而,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又让杨晓禄陷入了困境。

    “除去人工、水电费用,养成的肉兔因为疫情的原因运不出去,每天还要消耗4000多元的饲料,开销越来越大。”提起当时的场景,杨晓禄至今都心有余悸,“如果放弃,前期的投入将血本无归;可继续坚持的话,实在是举步维艰。”

    无奈中杨晓禄作出决定,在灵宝市区开一家烤兔店,自产自销,店名就以他老家所在的自然村“黄圪塔”命名。那段时间,杨晓禄向亲戚朋友及左邻右舍借了个遍,最终咬牙挺了过来。

    2023年8月,黄圪塔村手撕烤兔店终于赢得市场的认可,产品卖得如火如荼,供不应求。养殖场的成品肉兔也慢慢打开了销路,养殖效益明显回升。在他的影响和带领下,西淹村党支部组织发动群众成立富惠农业专业合作社,以肉兔养殖为基础,依托杨晓禄团队成熟的养殖、冷储、线上线下销售资源,通过“四议两公开”民主决策程序,探索出群众自愿、定期分红的股份合作方式,带领更多的群众走上富裕之路。“当时入股的时候就是想着支持一下合作社的工作,没想到年底还能领到2360元的分红,确实很高兴。”提到合作社的分红,村民屈晓芳乐得合不拢嘴。

    在杨晓禄肉兔养殖场的带动下,目前西淹村已建设标准化肉兔养殖棚6座、冷库1座,这些完备的基础设施都为杨晓禄下一步的创业之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创业7年来,我们经历了太多的艰辛和不容易,随着一路走来的摸爬滚打,在养殖、管理、营销等方面也逐渐有了很大的进步。今年,我们又增加了2个全自动化的养殖棚,预计要上1000只母兔,增加7万只商品兔。我想通过这几年的积累,慢慢带动周围更多的乡亲共同致富。”谈到未来,年轻的创业者杨晓禄踌躇满志。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三门峡日报社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
本网站所刊发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三门峡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转载使用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伏牛
   第04版:时事
   第05版:文化周刊
   第06版:阅读
   第07版:文明生活
   第08版:交通·广告
“我是一贯支持民营企业的”
《习近平经济文选》第一卷出版发行
压紧压实各方责任 全力做好防范应对工作
市国土空间规划委员会2025年第1次会议召开
一窝肉兔开启的致富之路
人勤春早“菇”事忙
市委党校2025年春季学期主体班(第一期)开班
我市普降大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