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连线基层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义马新闻·卢氏新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5年02月27日 星期四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就业就在咱村头”
作者:    来源:中国三门峡网 - 三门峡日报

    2月19日一大早,渑池县果园乡北坪村的杨宝红像往常一样,把家里拾掇利索后,步行10分钟,来到村南头烟叶育苗工场上班。早到的十几名姐妹们有说有笑,谈论正欢,早春的村子热气腾腾。

    “这里是‘小国家庭农场’,自从村里创办了‘农场’,俺和姐妹们就在村头就业,在家门口赚钱真好!”今年50岁的杨宝红开心地说,她在这里工作已经有两个多月了,对这份工作十分满意。

    北坪村有900多口人,属于纯农业村,人均2亩地。村里的青壮年多数选择外出打工挣钱,妇女们挑起了赡养老人、照顾儿女的担子。“以前这个时候,俺们是串东家、走西家,靠聊天解闷儿打发日子,俺们不是懒,想挣钱就要走得远,没法顾家。如今俺们在这里上班,既能照顾家庭,又能挣钱,两不耽误。”一位妇女说,自去年“农场”创办到现在,她已经挣了5000多元。

    2024年,北坪村村委会主任黄小国创办“小国家庭农场”。流转土地、注册登记家庭农场……一整套手续办理完后,黄小国又“招兵买马”筹建烟叶育苗大棚,给烟苗建了一个安稳的“家”。原来,由于修改河道等多种原因,导致该区域原有的育苗工场不能使用,育苗设施急需“另起炉灶”。去年初冬,渑池县果园烟叶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与黄小国巧遇,正巧一人为育苗点发愁,一人有创办家庭农场的意向,双方一拍即合,黄小国承担起育苗任务。

    “‘小国家庭农场’建有22座大棚,背风向阳,依山傍水,每座大棚占地0.7亩,可满足本区域育苗需求。”果园烟叶收购点点长杨毅介绍。村里有了“农场”,相当于给留守妇女提供了就近就业的门路。在该“农场”的播种机工位,一名工人将格盘放在播种机进盘位置,两名工人把基质倒进装基口内,金黄色的包衣种子随着播种机的转动,自动落入格盘穴位,整个作业流程有条不紊。“掌握了技术要领,做起来很轻松,就拿基质拌匀来说,以手握成团、松指即散即可!”谈起育苗技术,杨宝红也能说出个道道。“搞烟叶育苗,我还是个‘小学生’,还好有烟站人员手把手指导,育好苗、育壮苗,我有信心!”一旁的黄小国说。

    黄小国表示,空档期的大棚还可以发展蔬菜种植,提供更多就业岗位,带动村民共同致富。

    站在北坪村,向南眺望,一座座大棚排列整齐,助农就业赚钱的产业“支棱”起来,正在孕育着新的希望…… (席新超)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三门峡日报社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
本网站所刊发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三门峡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转载使用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义马新闻·卢氏新闻
   第04版:时事
   第05版:教育周刊
   第06版:民声
   第07版:连线基层
   第08版:瞬间
“就业就在咱村头”
凝聚思想共识 发力干事创业
表彰先进树新风 古庙会上传新韵
“首违不罚”让执法监管更有“温度”
小麦春管正当时 共绘丰收好图景
把好煤质管理关
慈善情暖万家 爱心传递真情
“火力全开”拼生产 奋战首季“开门红”
义务剪发进小区
四项活动助力 师德师风上台阶
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提升农村人居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