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白叶楠)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近年来,我市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将基层治理主阵地建设作为深化基层治理的重要保障,以人才体系建设为抓手,逐步形成高效的组织架构、规范的建设标准,推动基层治理工作不断上台阶。
形成制度保障,确保人才队伍稳定。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社区专职工作者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试行)》,建立社区专职工作人员公开招考、“三岗十六级”薪酬保障、社区工作人员考核培训等制度。严格按照选人用人标准,选举产生新一届村(社区)“两委”干部7967人,平均年龄45岁,高中及以上学历5970人,招聘社区专职工作人员424人,全市每万名城镇常住人口拥有社区工作人员达到14人。
实施人才战略,配强基层工作队伍。大力实施“雁阵工程”,推进“双强、双心、双创”(致富能力强、带动群众致富能力强,对村级事务有热心、对群众期盼有爱心,能带领群众创业、能带领支部一班人推动“五星”支部创建)党支部书记建设。目前,农村社区“一肩挑”达到99.7%,居全省第二位,村党组织书记大专及以上学历达到44%,全市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630个,财政扶持发展壮大新型村级集体经济和红色美丽村庄项目181个。建立完善5000余名优秀农村青年乡土人才信息库,先后引进乡村振兴领域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团队)4批39个,实施现代农业项目24个,吸引2319名在外人才回乡创业。
健全组织构架,全面构建服务体系。全市成立社区社会组织7826个(农村社区社会组织6235个、城市社区社会组织1591个),以居委会主任(网格长)、居民小组长(网格管理员)、楼院长、门栋长、热心居民为框架的城市社区居民自治服务体系全面建立。
规范建设标准,提升阵地建设水平。我市积极按照“一有七中心”规范化社区建设标准构建社区服务平台,全市累计建成城乡社区综合服务设施83.7671万平方米,建成城市规范化社区164个,占比98.2%,农村社区参照城市规范化社区标准已全部建成党群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