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淌在三门峡市区城南的青龙涧河,过去并非如今这般绚烂无比的模样,它也经历了从烂摊子到现今美丽的涧河公园的转变。
20世纪60年代后期,母亲因为没有工作,家境极其困难,不得不去从事一些男子汉才能干的重活,那就是挖沙采石。也不知从什么时候起,青龙涧河兴起挖沙采石,用以供应三门峡市建筑所需。挖沙采石的人来来往往,没多久,河滩被挖得坑坑洼洼,有些沙坑已经报废,可坑却没人填,时间久了,一旦下雨上面发软,底下空虚,稍不留意,就可能造成垮塌,轻则掉下去滚一身泥浆,重则伤胳膊断腿。母亲前后干了两年左右,后来三门峡建设了许多厂矿,母亲就去上了班,结束了这个苦差事。
20世纪80年代后期,三门峡市政府下决心关停所有挖沙采石场,禁止挖沙采石,对青龙涧河的生态自然环境陆陆续续开始修复,大规模整修河滩,逐步修建了风光秀丽的涧河公园,向人们展示美丽的青龙涧河,旨在教育人们增强环保意识,保护三门峡的青山绿水。
如今的青龙涧河,早已今非昔比,先后修建了六座桥,分别是九孔玉带桥、上阳桥、六峰桥、彩虹桥、甘棠桥和迎宾桥。它们各具特色,又形态各异,给人以雄伟壮观、雅俗共赏之感。一座座大桥横跨涧河,坦坦荡荡,成为全市人民心中骄傲。
春天来了,小草萌发,万物复苏,那些已蛰伏整个冬季的生命,也开始睁开惺忪的睡眼苏醒过来。风吹过河畔,杨柳柔软的枝条在风中摇曳,时不时地轻点河水,激起阵阵涟漪。杏花开了,桃花开了,樱花开了,月季花开了,牡丹开了,千树万树迎着和煦的春光,次第盛开了。一时间百花争艳,风姿绰约的芳容都陆续展现在我们面前。
夏日来到,莲花在荷塘中陆续绽放,蜻蜓振动双翼在宽大的荷叶间来回飞舞,不知疲倦。风轻摇莲叶,在水中微微含笑,花蕾在孕育着,为的是给到荷塘观看的人们,献上自己最美的一面。
秋天悄然而至,在河岸上正演奏一场秋的奏鸣曲,鸟鸣鸥唱,白鹭翩翩,开始了秋的写意。漫步在岸畔,听着秋雨绵绵,蛙声阵阵,使心神随着秋的成熟而变化着。只有河岸倒影婆娑,热情晃动,也摇醉了丰收的秋天,迎接冬季的到来。
冬天来临,大天鹅早早归来,成群结队在河水中游荡,或寻食小憩,或振翅高飞。河边上的芦苇,丛生于沙渚水汀,茎秆上的白絮来回飘动,让人们心生一种“在水一方”的意境。此时天寒地冻,冰冷成霜,但城中的人们却三五成群,结伴来到天鹅湖看白天鹅在水中嬉戏,或在涧河畔上休闲锻炼,一扫冬天的寒冷气象。
一年又一年,青龙涧河有多少翻天覆地的变化,是我无法用言语描绘的。将来或许还会变化,但是,不管怎样,我都会把它深深地记在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