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每一项开支,都通过‘四议两公开’程序审定,在村财务公示栏进行公示……”近日,渑池县英豪镇周家山村党支部书记赵长锋对到该村走访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情况的纪检监察干部表示。
去年以来,该县纪委监委立足“监督的再监督”职能定位,重拳出击,综合施治,推动农村集体“三资”规范管理,确保农村集体“三资”在阳光下运转。
据了解,该县纪委监委督促县农业农村部门依托全国农村集体资产监管平台,组织全县236个村集体经济组织开展“三资”清产核实工作,实现信息录入100%、启用平台会计核算100%,为全县农村集体“三资”运行装上了“千里眼”,通过平台可一键查询到每个村集体的资金流动、资产状况和资源分布情况。同时,与该县农业农村、财政等部门联合成立工作专班,深入各乡镇(街道)开展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村集体“三资”集中监督检查,集中整治农村集体土地资源底数不清、合同不规范、产权流转交易不透明等问题,共排查整改财务管理不规范问题118个,移交问题线索27个,督促完善相关制度漏洞52个,规范整改村集体经济合同49起。聚焦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使用、经营、收益分配等重点环节,紧盯“三资”管理中的重点人、重点事,深挖彻查“蝇贪蚁腐”。
“我们将持续发力,强化办案震慑,深化以案促改,推动农村集体‘三资’管理规范运行,切实还益于民、取信于民。”该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王峰 马德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