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过小板凳议事会这种方式,实实在在解决了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烦心事。”2月17日,家住义马市朝阳路街道前进社区的张阿姨高兴地说。
不在会议室,没有主持台,几张小板凳围成一圈,居民议事情、提意见、话家常,前进社区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探索党建引领下基层治理新模式,在小区楼栋开展“小小板凳议事会”,广纳民意、汇聚民智,引导群众出谋划策,深受居民群众欢迎。
2024年以来,朝阳路街道党工委秉持“五星”促融合的理念,推动“五星”共建、协同发力,深入挖掘基层党建工作新突破,着力推行“党建+”模式,不断强化基层党组织凝聚力与向心力,持续优化服务管理,致力于打造兼具力度、温度与深度的基层治理新模式。
强党建促服务,打造党建品牌项目。该街道党工委紧密围绕“立足实际、创新特色、服务居民”的党建工作思路,致力于提升社区基层治理体系与服务水平。通过整合红色物业服务阵地,打造前进社区的“邻聚里”服务驿站,实施“志愿服务+光荣榜激励”模式,激发党员群众参与志愿服务的热情,实现了爱心的良性互动;致力于打造“一老一小”服务阵地,实施动态关怀服务,让夕阳更暖,让朝阳更红;依托老党员志愿服务队伍,组建“银发”党员工作队,持续开展“敲门问需”“探访关爱”等活动;利用社区党史活动室,建设党员教育的“微党校”,党员干部素质显著提高;高标准组建物业自治队、社区文化队和青年服务队3支队伍,开展各类文化和服务活动50余场,持续在家门口的“小空间”里做足惠民生、暖民心的“大文章”,居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显著增强。
建阵地强保障,推进服务养老高质量。街道党工委针对下辖社区居民的年龄结构特点,着力强化阵地建设,以高质量标准推进养老服务。依托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升级综合性医养融合服务模式,显著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同时,对日间照料中心进行了优化提升,积极推进独居老人和困难老人的适老化改造工作,并实施老年助餐服务,建设红土坡社区老年食堂,致力于打造“一刻钟居家养老服务圈”。此外,持续发挥社区“一有七中心”作用,对各功能室进行改造提升,为老年人提供日间照料、活动交流及休闲娱乐的场所,积极开展助老志愿服务活动和老年文艺演出活动30余次,让辖区老年群体享受到更加高品质的生活。
搭平台问民意,构建共建共享格局。该街道党工委依托社区便民服务中心,一站式便民服务大厅,为居民提供了全方位、专业化的优质服务,真正实现了去行政化。以居民需求为服务导向,搭建多元议事平台,并落实听、记、解、谈“四步工作法”,有效打通了社区与居民之间的沟通渠道,打造广场议事角、“板凳”议事会以及志愿者服务驿站等多个平台,引导社区干部、党员、居民群众及志愿者等多方力量共同参与社区建设。截至目前,已收集到民意200余条,成功化解邻里矛盾纠纷70余件,不仅简化了居民议事流程,也让志愿服务活动常态化,促进形成社区多元共治的格局,实现了美好生活的互融互促。 (范康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