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王志强)2月12日,“盛世大舞台 拼干出新彩”——2025年三门峡元宵戏曲晚会在三门峡国际文博城大剧院举行。悠扬的旋律和精彩演出给现场观看演出的干部群众留下了深刻印象,传统戏曲的独特魅力和新时代精神的有机融合,更为现场观众送上了一场精神洗礼,鼓舞干劲、催人奋进,得到一致好评。
作为环卫工人代表,戏曲爱好者杨琳怀揣着对传统艺术深深的热爱与期待,提前足足一小时就来到了现场。“曲剧《寇准背靴·花园》、豫剧《穆桂英挂帅·出征》等选段都让我记忆犹新,深受我的喜爱。”杨琳说,此次戏曲晚会从节目灯光到整体布局,无不展现出精心策划与细致入微的考量。在节目编排上,选取了经典剧目,使传统艺术得以完美呈现;在灯光设计方面,巧妙运用色彩与光影变化,为舞台增添了层次感和视觉冲击力。
本次戏曲晚会,豫剧名家李树建携喀麦隆弟子刘汴京登台演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本次晚会劳模代表,三门峡武强中医院院长李武强深有感触,他说:“作为一名中医从业者,我今后将继续发挥中医药特长,将中医传统文化传承和发扬光大。”
医务工作者代表金明明,是市中心医院医务科科长,他对《梅香新韵颂时代》篇章感触颇深,认为戏曲为人民群众带来了精神上的滋养和激励。他说,戏曲晚会将传统戏曲与时代精神完美融合,展现出戏曲艺术旺盛的生命力。不论是《焦裕禄》中的“老百姓心中有杆秤”,还是《村官李天成》的“吃亏歌”,都让大家感受到了新时代党员干部担当为民、无私奉献的精神风貌。作为医务工作者,日常工作与戏曲中传达的精神有很多契合之处。他也将时刻谨记“吃亏”是福,全心全力帮助患者解决问题困难,帮助更多患者恢复健康,为医疗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作为优秀教师代表,方明表示:“正月十五看戏曲晚会,既让我们感受到了浓浓的年味,也让我们感受到了戏曲文化艺术的耀眼光芒。”《打棍出箱》中,演员们精湛的技艺和深厚的艺术功底让他印象深刻,让他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含义,对他做好今后的教育工作有了很大的启发。作为一名人民教师,他将博大精深的戏曲文化传递给学生是应当担负起的职责,也将创新教育方式,将戏曲文化融入日常教学,激发学生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更好地传承弘扬戏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