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宋杰)日前,记者从2025年全市卫生健康工作会议上获悉,今年全市卫生健康系统将重点做好7件改革攻坚事项和10件惠民实事。
7件改革攻坚事项分别是:因地制宜推广三明医改经验;深化以公益性为导向的公立医院改革,推动建立编制动态调整机制和以医疗服务为主导的收费机制,完善薪酬制度,优化财政补助政策;提升完善2个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功能定位,健全成效评价机制,强化以评促建;抓好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试点,做好试点经验推广,推进密集型乡村一体化管理,将产权明晰的公有化村卫生室纳入乡镇卫生院统一管理;扩大乡村医生“乡聘村用”政策覆盖面;落实职称晋升倾斜政策,提高基层中高级职称占比;进一步推进电子病历、妇幼保健、计划免疫、慢性病管理等重点公共卫生业务系统与电子健康档案的条块融合和信息共享,优化升级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系统,提供实时授权查询服务。
10件惠民实事分别是:开展适龄妇女免费宫颈癌、乳腺癌筛查各2.4万人,免费产检筛查覆盖率达到65%,新生儿“两病”、听力筛查覆盖率均达到95%;培训45个家庭医生团队、3600名基层卫生技术人员,落实每个村卫生室每年6000元基本运行经费,保证村卫生室正常运转;加强儿童健康服务保障,二、三级公立综合医院均提供儿科服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儿科服务比例90%以上,开展儿童健康“五小”专项行动,每千人口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达到4.8个;优化心理健康与精神卫生服务,每个县(市、区)至少有一家医院提供心理门诊、睡眠门诊服务,推广应用全国统一的心理援助热线12356,提供24小时服务,举办超过10场次市级专家心理健康知识讲座;推进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实现检查检验结果调阅互认,省辖市医疗机构之间检查检验结果互认项目超过200项;取消门诊预交金,医疗机构将医保患者住院预交金额度降至同病种个人自付平均水平;推进“血费减免一次都不跑”,便捷献血者异地办理血费减免,县(市)均能提供血液透析服务;“全链式”医养结合服务覆盖15个以上社区(乡镇);实施健康科普行动,推动“健康素养66条”进学校、进乡村、进家庭、进机关、进企业、进养老和托幼机构,市级开展系列活动100场,带动县级开展300场,推动健康知识进万家;扩大基层药品种类,推进基药、集采药品进基层专项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