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是人民代表大会的主体,是人大工作的成事之基、活力之源。
回首2024年,市人大常委会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深化拓展代表工作,探索形成“1+3+N”工作机制,畅通民主民意表达渠道,更好支持和保障代表依法履职,代表工作取得新成效、呈现新气象。
“两个联系”持续深化、议案建议落地有声、学习培训紧锣密鼓、主题活动精彩纷呈……这一年里,市人大常委会接续奋斗、砥砺前行,在守正创新中挥毫泼墨、在稳中求进中奋力书写代表工作新的精彩答卷。
深化“双联系”
夯实民意基础
人大代表来自人民,植根于人民,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是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推动现代化三门峡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
为更好吸纳民意、汇集民智,市人大常委会不断深化“双联系”工作机制,使人大各项工作建立在坚实的民意基础之上。
加强常委会与代表之间的联系——
通过“线上+线下”和“数智人大”等途径和平台,拓展社情民意反映渠道,持续丰富民主形式。
切实保障闭会期间代表履职,邀请相关领域、提出相关议案建议以及参与有关监督、调研活动的人大代表列席市人大常委会会议、参与重要事项决策,组织代表全程参与民生实事项目,形成群众“点单”、代表“定单”、政府“办单”、人大“验单”的为民办实事模式,依法高效保障人大代表参与社会事务管理和监督的权利。
密切代表与人民群众的联系——
创新形成“专门(工作)委员会+代表小组”工作模式,以人大代表的特长优势精准对接群众专业性需求。
进一步推进和完善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示范点和代表联络站建设,建立82个人大代表联络站和8个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示范点,坚持简便、实用、有效、利民原则,实现“一站多用”,为代表融入基层治理工作搭建平台和载体。
提高办理质量
促“良策”出“良效”
依法提出议案建议,是代表行使权力的重要形式;办理代表议案建议,是国家机关的法定职责。
市人大常委会坚持“内容高质量、办理高质量”“既要重结果也要重过程”,不断加强与代表联系沟通,改进代表议案建议办理工作,努力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高质量提出议案建议是做好办理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市人大常委会完善代表提出议案建议前沟通机制,加强归纳梳理,协助代表在选题过程中加强同有关单位沟通,了解现行政策、工作重点、突出问题等情况,增强代表议案建议的针对性和可行性。
在议案办理过程中,各专门委员会注重在结合上“下功夫”。将代表议案作为编制立法、监督工作计划、修改制定法律、开展监督工作的重要依据,加强研究协调,增强办理实效。
督促承办单位在办理中加强与代表交流互动,推动沟通由“全过程”的广度向“实打实”的深度迈进,共同解决事关群众切身利益、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重大问题,力求“办好一件、解决一片”。
市八届人大三次会议期间,全市人大代表共提出建议202件,交由59个单位承办,其中重点建议12件,实行领导督办。目前已全部办理完毕,代表满意和基本满意率100%。在市八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上,重点建议办理情况工作评议满意度测评结果均为满意。
代表议案建议承载着民生,办理落实于民生。从一份份言简意深的建议,到一项项掷地有声的措施,再到一张张实实在在的成绩单,市人大常委会用高质量代表议案建议工作的成色厚植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底色,让群众的呼声和期盼真正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强化学习培训
增强履职保障
支持、规范和保障代表依法履职,是代表工作的核心。
市人大常委会把加强学习培训作为提升代表履职能力建设的重中之重,围绕提升代表政治理论素养、政策法律水平、依法履职能力,采取“走出去、学回来”方式,对全市5373名代表开展代表履职培训207次,增强代表履职意识和履职能力。
2024年3月25日,市人大常委会举办第三期代表履职培训班,组织全市五级人大代表、各乡镇(街道)人大主席(工委主任)、各代表联络站(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示范点)负责人、各代表小组组长等近600人参加培训,实现了换届后代表履职培训全覆盖。
人大工作,基础在代表,活力看代表。一方面要加强代表工作能力建设,另一方面要为代表依法履职、发挥作用提供支持和保障。
畅通代表知情知政渠道,定期为324名市人大代表寄送相关学习资料,适时组织“一府一委两院”负责人向代表通报工作情况,及时通过媒体向社会发布人民代表大会决议及人大常委会立法、监督、重大事项决定等重要工作情况,不断激发代表履职尽责内生动力。
开展主题活动
搭建履职平台
2024年,市人大常委会按照“为人民履职、为中原添彩·人大代表在行动”主题活动要求,组织全市5373名五级代表开展“进点促干”活动,真正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矛盾,“零距离”开展为民服务。
一年来,全市共开展独具特色的代表活动549次,推动代表“进站点、进集会、进网格、进企业”,构建起完善的“站内+站外”“固定+流动”“线上+线下”活动体系。
进站接访群众8446人次,为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3682件,收集群众反映的问题949件,协调转办697件,转化高质量议案建议887件,真正做到为党委安排的大事建言、让政府办理的实事落实、把群众关心的事办好。
依托三门峡市铝基新材料、铜基新材料、绿色食品、酒饮品等优势产业链,新建专业代表联络站47个,基本实现每个县(市、区)围绕自身特色建设至少1个专业代表联络站的目标。
截至目前,共有425名各级代表进驻,涉及276家相关企业、单位,带动3.57万名群众增产增收,收集意见建议195条,解决具体问题171个,形成了46条高质量议案建议,有效促进基层站点工作开展。
同时,组建专业代表小组37个,开展专项调研、工作评议、执法检查等活动138次,利用代表自身专业优势,切实推动各项惠企利民政策落到实处。
稳中求进推进新时代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人大代表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
新的奋斗起点,新的精彩答卷。2025年,市人大常委会将把代表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不断提高服务代表能力水平,拓展代表参与人大工作的广度和深度,架好听民声汇民智的“连心桥”,奏响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三门峡新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