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白叶楠)2024年以来,我市深入开展城市更新提质三年行动,持续强化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功能配套,城市品质稳步提升,城乡面貌持续改善,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不断增强。
我市编制了《三门峡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构建了“一核、一圈、三极、多点”的城镇空间格局,围绕“五区融合”和“十大片区”建设,实现市政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公共服务设施共建共享,加快形成分工合理、功能互补、联动发展的“五区融合”新格局。坚持城市建设、城市生活“内外兼修”,青龙涧河特色文化商业街二期、九孔玉带桥、经一路等完成改造提升,城市路网更加顺畅,现代化交通体系日趋完善。城市更新有序实施,2024年,全市开工改造老旧小区25903户,打通经二路、金渠路2条“断头路”,新建公共充电桩663个,新建供暖管网5.2公里,完成城镇非居民用户液化石油气“瓶改管”改造4322户,新建改造配电台区200个、新建改造10千伏及以下电力线路260.7千米。
同时,我市科学推进沿黄复合型生态廊道建设,整合、串联、提升廊道沿线乡镇、村庄,统筹规划文化旅游、村庄规划、生态廊道等发展要素,创建了一批特色小镇,打造成“美丽田园农业、现代城市农业、休闲观光农业、豫西特色农业”的样板区。如今,240公里沿黄复合型生态廊道将文旅景点“串珠成链”,日益成为我市生态保护的新样板、保障安澜的新工程、城市形象的新名片、城乡融合的新引领、经济发展的新动能、造福百姓的新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