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上海市对3起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典型问题进行了通报,其中长宁区林长制办公室频繁开展排名通报,其日常工作运行“月排行榜”,内容包括召开会议次数、督导次数、信息数量、培训场次、相关小程序注册人数等13项具体指标,导致基层不顾实际争比进位,耗费大量时间精力。
基层是国家治理的最末端、服务群众的最前沿,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最后一公里”,同时承接着上级各部门许多具体甚至复杂繁重的工作,极易形成工作“淤积”。一些部门不切实际强化考核管理,只会让基层部门疲于应付各种指标和“痕迹”管理,导致“表态多调门高、行动少落实差”,令群众诟病。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落实的关键在于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形式主义实质是主观主义、功利主义,根源是政绩观错位、责任心缺失,用轰轰烈烈的形式代替了扎扎实实的落实。如今,各地正按照中央部署,把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和为基层减负结合起来,作为党的作风建设重要内容统筹谋划、一体推进,取得了较好成效。持续深化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就要坚持问题导向,对基层反映强烈的问题发现一个整治一个,突出“实”、力戒“虚”,精准发力,务求实效;坚决防止不切实际地定目标,推动在制定政策、部署任务、督促落实、考核检查等方面完善防止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机制,形成更加清晰的制度导向。
只有持续深化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让基层干部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抓落实,才能推动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断向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