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为进一步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走向深入,以文明实践赋能乡村治理,以志愿服务助力乡村振兴,2024年以来,灵宝市五亩乡从创品牌、建队伍、促实践着手,开展一系列接地气、贴民心、有实效的文明实践活动,让志愿服务活动多点绽放、全面开花,描绘出一幅绚丽多彩的乡风文明新画卷。
理论宣讲点亮思想灯塔。该乡高度重视理论武装工作,组建了一支由乡村干部、专技人员、先进模范等组成的多元化宣讲队伍。以党的二十大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主要宣讲内容,邀请灵宝市委宣讲团成员到乡开展宣讲,组织基层百姓宣讲员深入田间地头、农家小院、企业工厂,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鲜活的案例,围绕基层党建、民生保障、养老医疗等热点话题,将党的创新理论、方针政策传递给每一位群众。全年共开展宣讲68场次,受益群众2万余人。
文化活动奏响乡村乐章。该乡充分挖掘本地文化资源,举办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农闲唱大戏,文化惠民零距离。各村利用农闲时节,邀请剧团到村唱大戏,专业演员演唱得铿锵有力,群众自编自演的节目也同样吸引观众眼球。传统节日一起过,文明实践零距离。利用传统节日,组织群众在各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活动,凝聚人心,团结邻里。特别是每年一届的“龙乡新春拔河比赛”,来自该乡32个村(社区)的500余名参赛队伍在大年初一这天,齐聚庄里龙乡民俗文化村,在欢声笑语中拉近彼此间的距离,增强大家的凝聚力,为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志愿服务传递温暖力量。该乡成立多支志愿服务队伍,涵盖了医疗、教育、环保、助老助残等多个领域。全年共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36场次。由该乡卫生院、各村村医组成的医疗志愿服务队,定期到各村开展义诊活动,为村民提供免费的体检、诊断和治疗服务。教育志愿服务队为留守儿童和贫困家庭学生提供课业辅导、心理疏导等帮助。环保志愿服务队组织村民开展垃圾分类、植树造林、河道清理等活动,改善乡村生态环境。助老助残志愿服务队为孤寡老人和残疾人送去生活物资,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实际困难。
文明创建培育文明新风。该乡共有三门峡市级文明村10个,灵宝市级文明村达到全覆盖。出台《移风易俗文明节俭操办红白事参照标准》,为红白理事会工作有效运转提供坚强有力的保障。庄里村红白理事会制作了红色和白色两种颜色的《庄里村红白宴席宴请规定》牌。每逢村民家中有事情,红白理事会成员就会带着相应的牌匾到事主家中,监督其按照宴请规定严格执行。移风易俗宣传有创新。由该乡机关干部自编自导自演,以“抵制高价彩礼”“倡导厚养薄葬”等为主题的移风易俗系列短剧在线上播放超30万次。短片通过诙谐幽默的表演风格和接地气的方言土语,批判了相互攀比、大操大办、高价彩礼等陋习。
“新的一年,我们将立足乡情实际,盘活区域资源,继续深化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不断探索创新,让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的‘红马甲’点燃山乡大地,让鲜活生动的新时代文明实践走到群众身边,让崇德向善的力量浸润群众心灵,奋力描绘新时代文明建设壮美画卷。”五亩乡主要负责人表示。 (谢小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