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李晨涛)今年以来,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累计谋划实施有色金属精深加工、先进装备制造、“三大改造”、科技创新等项目超120个,主导产业强势发展基础更加坚实。
项目建设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牛鼻子”,科学谋划则是项目推进的前提和基础。近年来,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经济社会发展、产业转型升级呈现出良好势头,成绩的取得离不开项目谋划方面的精心布局和强力推进。
聚焦产业协同抓谋划。坚持以产业发展为核心,示范区聚焦主导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和新兴产业“链条化、集群化”发展,规划建设了中金新材料产业园、铝工业循环经济产业园、大唐新能源产业园、科技创新产业园、现代农业产业园、综合保税物流产业园等6个专业化、特色化园区,上下游贯通、左右岸协同的现代产业体系初见成效。
聚焦政策导向抓谋划。示范区在项目谋划上紧跟国家政策导向,聚焦“十四五”规划、“十五五”规划、“两重”等发展规划和政策性资金投向,紧盯夯实产业基础、完善基础配套、保障改善民生等领域,超前谋划、深入谋划、精准谋划。2024年,围绕中央预算内投资、地方政府专项债等政策性资金重点支持领域,示范区共谋划项目49个,总投资达到256.58亿元。
聚焦要素保障抓谋划。近年来,示范区坚持把完善提升水、电、天然气、工业蒸汽等生产要素保障作为项目谋划推进的重要方向,着力构建要素保障“洼地”。宝武清能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大唐发电独立共享储能一期项目等多个重点项目正在加速推进,为示范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