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李杰)防护网安装、器具整理、设备检查、安全隐患排查……连日来,位于湖滨区中流砥柱景区的七里沟滑雪场呈现一派火热景象,工作人员分工明确,有条不紊地忙碌着,为试运营做着准备。
“滑雪场预计于元旦期间开启试运营,喜欢雪上运动的市民可以来玩个过瘾。”中流砥柱景区滑雪场建设单位负责人薛新坡介绍,滑雪场还专为儿童、青少年设有戏雪区、雪圈道等多种场所。同时,免费的摆渡车、便利的停车场、滑雪场周边的民宿等一系列配套设施将为广大游客提供良好的滑雪体验。
近年来,湖滨区深入贯彻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围绕“13561”工作布局,锚定区委“123”目标思路,深入实施文旅文创融合发展战略,规划建设了中流砥柱景区,着力构建以特色演艺、夜游经济、非遗体验等为主的黄河风情文化旅游产品体系,成为各地群众领略黄河文化、游览黄河胜景、体验豫西民风、感悟砥柱精神的旅游目的地。
自运营以来,中流砥柱景区接待游客近60万人次,带动旅游消费近2亿元,2023年年底,该景区成功获评国家4A级旅游景区。
登临三门峡大坝,看大河奔流去,望长河落日圆;驻足张公岛,俯瞰中流砥柱,聆听黄河艄公的壮美传说;游览中流砥柱博物馆,追忆中华民族治理黄河的艰辛历史;徜徉角古东小镇和铁路文化公园,追忆大坝建设时期热情如火的红色岁月……凭借优越的区位、厚重的文化、良好的生态、淳朴的民风,湖滨区深度挖掘自身文旅资源优势,着力促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持续打造新场景、培育新业态、激发新活力。
一次次引流圈粉的背后,是湖滨区紧紧围绕“一坝一院一馆一场一园一街区”布局,持续不断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持续擦亮文旅品牌的创新探索。
乘着文旅融合发展的东风,如今的湖滨区,文化更有活力、旅游更有魅力,文旅融合正为全区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本报讯(记者何英杰 通讯员郭惠敏)今年以来,灵宝市扎实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重点任务,夯基础、稳产能、防风险、增活力,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民增收入、农村增活力。
巩固提升治理“六乱”、开展“六清”集中整治成果,清运垃圾6230吨、杂物4853吨,清理沟渠98公里、路基960公里,开发公益岗2479个,选聘村务员2900人。实施美丽乡村建设等19个项目,总投资10.45亿元。坚持产村融合、片区联动发展,全力推进13个和美乡村、17个富美乡村建设,重点打造城郊经济型、农文旅融合型2个片区,积极探索“一社一企+N部”、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等经济运营新模式,带动乡村建设全面提升。
围绕“果、菌、烟、药、牧”五大特色产业,新栽植特色水果5400亩,灵宝苹果品牌价值达到200.91亿元,稳居全国县级第一位。全年栽植食用菌1.4亿袋,鲜品产量13万吨,总产值22亿元。哈三联生物制药一期项目建成投产,带动中药材种植、加工、仓储、检测、研发全产业链发展,中药材种植面积13.6万亩。做强生猪产业、做大牛羊产业、做优家禽产业,畜牧业集群产值超10亿元。成功举办金城果会,建成黄河入豫观景台等9个乡村旅游综合体,实现农文旅深度融合发展。
坚持党建引领,建成379个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21个老年日间照料中心,健全完善村规民约监督执行机制,促进群众自我约束、自我管理。承办河南省第十四届万村千乡农民篮球赛争霸赛、河南省第十五届万村千乡农民篮球赛总决赛,实现运动成绩和精神文明双丰收。深化农村改革,推行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培育了以西册村、唐窑村为代表的城乡融合样板村,以大湖村、河西村为代表的转型发展示范村,以赵吾村、罗家村为代表的特色产业兴旺村,全市农业龙头企业达到56家,农民专业合作社580家,家庭农场175家,社会化服务组织67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