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何英杰 通讯员姚远)12月18日,5万份羊肚菌营养袋送达灵宝市苏村乡周家原村高山蔬菜产业项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不管是种菜还是弄羊肚菌,我们每天至少两次检测大棚的温度和湿度,晴天时还要给大棚通风换氧……菌菜轮作确实提高了效益。”
走进羊肚菌种植大棚,棚内温度比外面高了一些,扑面而来的空气很湿润。灵宝市菌丰农业有限公司经理马丽霞介绍,这22个大棚的羊肚菌栽培由他们统一提供菌种、营养袋和标准化种植管理技术,村民严格按照技术要求进行种植和管理,为羊肚菌生长创造良好条件。
苏村乡地处山区,冬季气温低,大棚蔬菜只能在每年的4到10月种植一茬。为进一步增加群众收入,苏村乡联合河南昌盛食用菌农业有限公司、佳成食用菌合作社等,组织致富带头人、经济能人参观学习,引入新技术,持续推广“菌菜轮作”模式,填补蔬菜种植淡季,利用设施大棚积极招商引资,对外承包蔬菜大棚242个,生产羊肚菌3万余斤,产值600余万元,实现“菌菜轮作”再提升,让产业大棚效益最大化。
该乡采取“公司+合作社+产业带头人+农户+直营店”的发展模式,建成农产品分拣中心,形成了集蔬菜、羊肚菌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的特色农业产业链。同时,积极做好宣传工作,吸引市民、游客前来采摘,使羊肚菌、蔬菜“不出大棚就变现”,有效带动农民增收,推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此外,羊肚菌特殊的生长方式,能够有效改良土壤环境,增加土壤肥力,有利于次年蔬菜生长。“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叫响‘菌菜轮作’模式,完善联农带农机制,利用政策扶持、示范带动,不断增加轮作种植面积,同时配套建设烘干、晾晒、仓储加工厂,拓宽群众增收渠道,打造出独特、生态、绿色的新品牌,提高产业综合效益。”该乡有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