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年底,灵宝市五亩乡项城村的一座小磨坊成了村里最热闹的地方。前来磨面的村民排起长队,机器的轰鸣声和人们的欢声笑语交织在一起,奏响了一曲别具乡土气息的 “年味乐章”。
“快开门,门口都排成长队了。”12月18日,天刚蒙蒙亮,项城村张红庆的磨坊门前陆续有人赶来,三轮车、电动车甚至小轿车上鼓鼓囊囊地装满了小麦、玉米。张红庆的这间小磨坊就在自家后院,坐落在村子的中心位置,平日里为附近群众加工日常所需面粉。
“孩子们常年不在家,春节才能回来,他们盼着能吃上这新磨的面做的馒头、饺子,那才有家的味道。”前来磨面的宋曲村村民毛慧朋一边打扫着磨好的面粉,一边笑着说,言语间满是对传统年俗的执着。
磨坊内,机器飞速旋转。张红庆戴着口罩,一会扛起一袋麦子倒进磨口,一会帮磨面的群众挑拣麦子里的石子,忙得不可开交,额头上沁出细密的汗珠,却顾不上擦拭。他专注地盯着磨粉进度,熟练地操作着磨面的机器。
“这几天比平常多好几倍的活儿,从早到晚都不带歇的,一家人都上阵帮忙!”张红庆边干边说。
据张红庆介绍,他们家经营的磨坊从爷爷辈已经开始了,虽说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但乡亲们还是认准了他家这小小的磨坊,逢年过节生意相当火爆。小磨坊磨出的不仅是粮食,更是乡亲们对团圆的热切期盼。 (谢小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