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崤函文旅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4年12月18日 星期三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习近平的乡土情
新华社记者
作者:    来源:中国三门峡网 - 三门峡日报

    “我在黄土地上生根、发芽,在红土地上成长、发展。”

    一路走来,从农村大队党支部书记到党的总书记,习近平对这片土地爱得热烈、爱得深沉、爱得恒久。

    兴“三农”、固邦基,除贫困、向复兴。

    在习近平总书记擘画指引下,广袤大地日新月异,乡土中国沧桑巨变。

    (一)

    2024年11月5日,湖北省嘉鱼县潘家湾镇,甘蓝舒展,沐浴阳光,满目青翠的十里蔬菜长廊,见证了感人一幕——

    菜地深处,习近平总书记微笑着探身向前,伸出手来。菜农叶祥松迈前一步,紧紧握住总书记的手。

    都是干过农活的手,握在一起,格外亲切。

    熟知农民、熟稔农谚、熟悉农活、熟识农情,在广阔乡土和广大农民间如鱼得水,真情流露,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给人们留下的深刻印象。

    “南方不插五一秧啊”“青蛙打鼓,豆子入土”“寸麦不怕尺水,尺麦但怕寸水”……沾泥带露的话脱口而出,他对土地的了解深入肌理。

    2024年4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北京市通州区潞城镇,同首都群众一起参加义务植树。

    一下车,总书记扛起铁锹,走向植树地点。

    1989年,时任宁德地委书记的习近平,也是这样扛着锄头,在田间地垄同群众一起劳作。

    习惯的动作,劳动的本色,数十年未曾改变。

    1984年,一名记者眼中的正定县委书记习近平同志是这样的——“既没有县太爷的‘谱儿’,也没有大学生的‘派’”“着实有点土气”。

    这“土气”,源于一份终生难忘的乡土情结——“我是黄土地的儿子”。

    种地、拉煤、打坝、挑粪……在陕北梁家河插队7年,知青习近平几乎什么活儿都干过,什么苦都吃过。 (下转第四版)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三门峡日报社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
本网站所刊发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三门峡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转载使用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崤函文旅
   第04版:时事
   第05版:法治周刊
   第06版:要闻·金融
   第07版:专题·广告
   第08版:经济·综合
习近平的乡土情
紧紧围绕建设“三区一中心”的战略定位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海南篇章
崤函沃野踏歌行
卢氏县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科创新城产业新城向新蝶变
为企业发展提供“沃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