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张静怡)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关系着农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近年来,湖滨区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不断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向纵深开展,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项目推动,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推进乡村振兴建设PPP项目,逐步完善全区5个乡(涉农街道)34个村基础设施;实施农村道路改造提升行动,硬化提升道路110余公里,对宜林路段进行全面绿化;坚持户厕改造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相互衔接、统筹推进,铺设污水管网108公里,新建污水处理站及小型设备22座、公厕51个,全区累计改造户厕8825户,卫生厕所普及率88%以上;新建路灯1300余盏,所有行政村主要道路及公共区域实现照明全覆盖。
党建引领,激发乡村发展活力。积极推进农村“五星”支部建设,深化党支部领办合作社,26个村成立党组织领办合作社31个,80%的村集体经济收入10万元以上。特别是东坡村通过土地流转、资源整合,带领村民以入股方式成立三门峡天鹅湾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打造东坡园、东坡欢乐谷、“山顶见”露营等乡村旅游项目,2023年村集体经济收入82万元,走出了一条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之路。
健全机制,夯实环境整治根基。坚持党员带动、村务员保障、群众为主体的人居环境整治思路,完善“网格化管理”“党员联户”“支部联支部”结对共建等机制,明确包片区域环境卫生责任,纳入党员积分管理;委托第三方采取市场化、专业化运作方式,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实现全覆盖;整合村务员548人,足额保障工作经费,常态化做好农村人居环境保洁工作。(下转第四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