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灵宝新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4年12月17日 星期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绿水青山 致富靠山
——“千万工程”的河南实践④
作者:河南日报记者 刘一洁    来源:中国三门峡网 - 三门峡日报

    编者按 12月15日,《河南日报》“‘千万工程’的河南实践”系列报道以《绿水青山 致富靠山》为题,以通讯+记者手记的方式,对卢氏县狮子坪乡柳树湾村依靠菌菇种植和乡村旅游,多产融合,走出一条乡村致富路的做法进行了报道,现予全文转发。

    12月13日,驱车驶过山路十八弯,终于来到卢氏县狮子坪乡柳树湾村。

    村子依山而建,村民逐水而居,村组间相隔较远、分布较散。初冬时节,村里更显安静,远望青山含黛,细听碧水潺潺。

    村民李东岗正在香菇棚里忙着摘菇,额头冒出了细密的汗珠。“也就出菇的这阵子忙,凌晨两点就起床了,赶在中午前把菇摘完,当天就能卖了。”李东岗嘴上搭着话,手里活儿没停。

    柳树湾村海拔高、昼夜温差大,对于香菇生长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村里家家户户都会种香菇。“以前我们种香菇都是上山砍椴木,然后在木头上钻眼撒种,香菇直接从木头里长出来。”李东岗回忆道。

    砍树种菇,不光毁了山林,香菇成活率也不高,而且出菇时间间隔长,其间种植户都处于无收益的状态,这样靠山吃山的生活方式难以长久。

    “我们这里这么好的生态条件,可不能因为种香菇毁了好山好水。”祖祖辈辈都赖以生活在这片土地上,没等村干部上门相劝,李东岗就主动转型用上了成品菌棒。成品菌棒全部由工厂统一出品,不仅杂菌率低,而且成活率高,一年能出4茬菇。“现在我不用外出打工,靠在家种香菇一年能有十几万块钱的收入。”李东岗家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柳树湾村紧邻玉皇山国家森林公园,这些年植被保护要求越发严格。如今,村里的种植户大都用上了成品菌棒,种植方式的转型,不仅让这里的菌菇生意越做越大,也让村里的生态环境优势越发凸显。

    “现在,好生态好环境就是我们村最大的王牌。”柳树湾村党支部书记程占录言语间满是自豪。

    近几年,柳树湾村立足生态优势成立了合作社,号召群众自主入股,对附近的瓮城瀑布景区进行重建,还组织村民去外地学习民宿经营经验,引进投资改建了星河小院智能化民宿、“桃漫佳·柿子红了”品牌民宿。“我们要引得来游客,更要留得住游客,让大家玩好的同时还能住好。”程占录说。

    2023年,柳树湾村被认定为河南省乡村旅游特色村,柳树湾明朗河文旅康养地入选省级康养旅游示范基地。村里家家户户做起了民宿生意,吃上了“旅游饭”。每逢节假日,村里的民宿一房难求。

    采访当天,村民史江涛家的院子正在施工。史江涛属于最早一批吃上“旅游饭”的人。“2005年左右我就开始经营农家乐了,把自家的房子装修一番就营业了,现在房间设施也都老旧了。”趁着这段时间是旅游淡季,史江涛正在进行民宿升级改造,希望给游客提供更好的入住体验。

    “别看现在冷清,过阵子下雪了,村里就该热闹起来了。”程占录告诉记者。原来,柳树湾村不仅是避暑胜地,每年开展玉皇山康养避暑季活动,还重点打造了瓮城瀑布冰凌谷旅游文化活动。“夏天玩水,冬天赏冰。每个季节我们这里都有好景引人来。”程占录说。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三门峡日报社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
本网站所刊发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三门峡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转载使用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灵宝新闻
   第04版:时事
   第05版:文明崤函
   第06版:文化周刊
   第07版:阅读
   第08版:城建·交通
11月份国民经济稳步回升
中共中央举行纪念乔石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
绿水青山 致富靠山
绵绵青山铺画卷
山村里的经济脉动
学习运用“千万工程”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突出做好五个“抓实” 打造公共资源交易标准化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