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晚上,加班到深夜的我,疲惫地走在回家的路上,手机突然响起,原来是余老师发来的消息。
余老师是我小学时的班主任,教语文的。在我的记忆中,她是一个优雅且充满书卷气的女性。从小学一年级一直带我们到毕业,我们都亲切地称她“余妈妈”。
看到她的信息,我感到很惊讶。因为我们每年的交流,仅限于节日的问候。在这非节日的日子,收到她的信息,我有些不知所措。
“又是一年毕业季,突然想起了曾经的你们。”余老师说道,并发来了一张图片。
看着这张图片,我有些惭愧。毕业这么久,我一直忙于工作,从未回去看望她,但心里一直牵挂着她。
想起学生时期的我,内向、腼腆、不爱说话。老师给我的评语,都是“默默无闻”这样的词。高中的时候,学习成绩不好,又好面子,总觉得自己应该有很好的成绩才能回去。到了大学,比高中好了点,有了不丢人的成绩,也有了能让自己觉得骄傲的经历,但又碍于学历是专科,没好意思去见她。
进入职场后,我保持着谦虚和低调,也在努力提高自己的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但每当看到同事们或者以前的同学们在社交平台上分享他们回母校看望老师的照片,我都会默默地在心里问自己:“我回去的时候,该跟老师说些什么呢?”我幻想过很多次,但每一次都不太清晰。
后来,工作经验多了,我逐渐自信了起来,只是觉得自己的学历和专业与儿时的梦想相去甚远……还是没有勇气去看望老师。
“我叫柴羿成,我将来想当一个演员。”幼稚又生硬的字在一张白纸上,显现在我的手机里,那是“余妈妈”发来的那张照片。这句话大概是我十几年前写的,具体时间早已忘记,但它,一直在“余妈妈”的电脑里存着。
看到那张照片,我呆了片刻。儿时的梦想瞬间冲击进我的头脑。我儿时的梦想是成为一个演员,那时候,我特别向往演员这个职业,觉得这个职业可以去体验不同的身份,感受不同的人生,以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和精湛的演技去诠释很多角色,那是很了不起的,也是很酷的。
“小时候你个子高,在班里显得特别突出,时间……真的太快了”余老师感叹着时光的流逝。
因为家庭、经济、学习等情况,长大后,我离这个梦想越来越远了。“满满的回忆,只可惜离儿时的梦想越来越远了。老师,我在大学学的是法律专业。我现在是一名法律工作者了。”我说。
其实,我依然想成为一个演员或者一个歌手,虽然从未真正实现,但是我从来没有放弃过这个梦想。
平日公司里活动很多,演出的机会也不少。“老柴,下周二咱们公司有个活动,你来唱首歌吧。”“羿成,这周五咱们在小剧场办年会,要演个串场的情景剧,你来参加吧。”这么多年,只要有机会能登上舞台,我一定去,这是我对“艺术”的热爱,也是小时候的我对自己的期许,我一直在尽力地“沾边”。
那个脑袋光光,戴着个小眼镜的小男孩,现在跑来嘱咐25岁的职场人,而他是余老师派过来的:“不要忘记你说的话,要朝着自己喜欢的方向努力啊!”
我走在路上,笑着,童年已经不在,而“售后”还在,“余妈妈”就是我的童年“售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