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文化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民生·灵宝新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4年12月10日 星期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焦先蜗居戏人间
作者:    来源:中国三门峡网 - 三门峡日报

    世纪之初,一部反映城市住房问题的电视剧《蜗居》,引起众多“房奴”的关注,成为一个现象级话题。其实,历史上最早的“蜗居”,就出现在今三门峡地区,它的主人叫焦先。

    焦先,字孝然,汉末河东郡(治安邑,即今山西夏县)人。汉灵帝中平年间(184—189年),河东发生白波贼乱。时20余岁的焦先和同郡侯武阳一起到扬州避乱。在扬州,焦先还娶了妻子。

    汉献帝建安初年(196年),华北稍定,焦先和侯武阳一起返回故土。当时侯武阳回到河东郡大阳县(今山西平陆),焦先则住在黄河南岸的弘农郡陕县(今三门峡)。

    建安十六年(211年),关中发生韩遂、马超之乱,焦先与妻子离散。他就在黄河两岸湿地流浪,饥则食草,渴则饮水,不穿衣服,像个野人似的。

    大阳县长朱南看到焦先,以为他是逃犯,就派人抓捕。侯武阳急忙对朱南说:“这是个痴狂之人,大人何必管他呢?”朱南看焦先确实不像正常人,就注销了他的户籍。

    后来,官府赈济孤苦,一天发给他五升粮食。当地后来发生瘟疫,人多死亡,官府让焦先帮忙埋葬,他也一概接受。

    焦先整天光头赤脚,结草做衣,官府所给粮食不够吃,他就常拾些田里掉下的麦穗充饥,有人就觉得他是个疯子。但他也知道走路不踩庄稼,知道避讳妇人,拾东西吃只要填饱肚皮就行,从不多拿。

    他后来在黄河边盖起圆顶小屋,铺蒿草作被,天冷时取火作暖,饥困时帮人做些小工,但依然是只取果腹,多余不要。

    魏明帝太和、青龙年间(227—237年),有人看见他拿根断木在河中丈量,口中嘟嘟囔囔“不能过、不能过”,因此又觉得他似乎不疯。

    魏晋时期,玄学盛行,有人觉得焦先傻,也有人觉得焦先是高人。

    齐王嘉平四年(252年),魏伐吴前夕,有人找到焦先问吉凶,焦先不肯回答,只是唱了一首奇怪的歌:“祝衄祝衄,非鱼非肉,更相追逐。本为当杀牂,更杀其羖邪!”众人听了却不知所谓。

    后来魏伐吴失败,有些“事后诸葛亮”就推测,焦先说的“牂”指吴,“羖”指魏,意即焦先预言了魏当败于吴。这事传来传去,焦先就成了可预知未来的“先知”,他所居的小草屋,也被人取《庄子·则阳》“有国于蜗之左角者曰触氏,有国于右角者曰蛮氏”之意,得了个仙气十足的名字“蜗牛居”,简称“蜗居”。

    有一年冬天,焦先的“蜗牛居”失火,大家把他从草庐灰中扒出,看看已没了气息,就把他放在雪地上。不过次日大家去一看,焦先还跟原来一样,游戏人间如故,人们就更觉得他是仙人下凡。

    这之后一年余,焦先去世,年89岁。

    焦先在当世已被神化。魏梁州刺史耿黼就认为,焦先乃当世谪仙。曹魏文学家、思想家傅玄认为,焦先类乎山野神异,他还在著作《傅子》中专为焦先作传。西晋医学家、史学家皇甫谧在其著作《高士传》中说,世人不知焦先何时所生,他见汉室衰微,于是绝口不言。他弃荣辱、断衣服、离家室、绝亲戚,旷然以天地为屋,结绳记事以来,唯此一人而已。

    晋人葛洪作《神仙传》,则称焦先寿170岁。成书于宋的《太平广记》更夸张,说宋时还有焦先的事迹,而且记载他喜吃山中一种白石头,有人见他吃得香,就趁他不注意,拿过来咬了一口,结果差点没把牙硌掉。

    从此,焦先就成了隐世高人的代名词。而蜗居,逐渐演化为窄小住所的代称。         (艾会宗)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三门峡日报社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
本网站所刊发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三门峡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转载使用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民生·灵宝新闻
   第04版:时事
   第05版:文明崤函
   第06版:文化周刊
   第07版:阅读
   第08版:城建·交通
陕州锣鼓书《黄河汉》在黄河流域非遗展演中大放异彩
“继承+创新”让仰韶文化“活”起来
焦先蜗居戏人间
“天鹅夜校”第三期培训班结业
精品摄影展迎客来
函谷关前品书香
才艺大赛展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