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民生·示范区新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4年12月09日 星期一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振兴路上“菇”事多
作者:    来源:中国三门峡网 - 三门峡日报

    冬季,卢氏县大棚香菇迎来采收旺季。12月2日,清晨的阳光洒在横涧乡代家村,一排排香菇大棚熠熠生辉,大棚内一个个菌棒排列整整齐齐,一朵朵浅褐色的香菇宛如精致的“小伞”立于菌棒之上。菇农穿梭其间,忙着采摘、装筐、晾晒等工作,欢声笑语中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在香菇的生长周期内,我们精心调控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因素,为香菇生长提供有效保障。同时,我们密切关注香菇的长势,及时清除杂菌和畸形菇,确保香菇的品质和产量。”代家村香菇基地产业带头人李武生说,为了充分发挥香菇产业在乡村振兴中的引领作用,他们发挥技术经营管理优势,精心挑选了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液体香菇菌棒,为香菇产业蓬勃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卢氏县瞄准香菇传统优势产业,优化营商环境,引资、融资建设食用菌产业基地38个,建设控温控湿食用菌大棚6000余个,成立食用菌专业合作社200余个、工厂化菌棒生产加工基地11个、香菇交易市场3个,带动全县年发展香菇3.6亿袋,年产干鲜菇品40万吨,年产值50亿元,惠及3.6万户11.8万人。

    如今,卢氏县香菇产量占全省三分之一、全国三十分之一,龙头企业金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培育的液体香菇菌种填充了国内空白,生产的液体菌棒成活率高达100%;林海兴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和向阳菌种厂生产的德海10号、向阳2号菌种成为山区香菇生产的当家品种;朱阳关、庙台、官坡香菇交易市场和广旺香菇交易中心将干鲜菇品销往全国各地;天宝生物等一批香菇生产加工企业的香菇多糖多肽等系列产品畅销韩国、日本,年出口额10亿元。

    卢氏县采用“龙头企业+产业基地+合作社+农户”的种植发展模式,带动全县香菇产业规模发展,同时发挥“自由山水 清清卢氏”生态环境优势,培育壮大香菇产业,打造一、二、三香菇产业链条,让香菇产业成为强县富民的传统优势产业。

    “以前在外务工既辛苦又不稳定。现在好了,香菇大棚就建在家门口,为我们全家提供了增收致富的好门路,生产生活更有奔头了。”狮子坪乡毛河村菇农王金武满怀信心地说,今年,他又在下庄科村承包了20个香菇大棚。

    据了解,在卢氏县38个食用菌产业基地里,附近搬迁安置点1万多名群众或承包大棚或务工,不仅找到了稳定的工作,而且实现了家门口就业增收。

    近年来,卢氏县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坚持党建引领,围绕“兴产业、促就业、带民富”的发展思路,充分利用香菇种植周期短、见效快、效益高的特点,按照“一村一品、一乡(镇)一特色”的原则,大力发展香菇产业,既壮大了村集体经济实力,又构建了集生产、销售、加工于一体的香菇产业发展新格局,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       (高长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三门峡日报社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
本网站所刊发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三门峡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转载使用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民生·示范区新闻
   第04版:时事·现代服务业开发区新闻
   第05版:湖滨新闻
   第06版:社会新闻
   第07版:关注·广告
   第08版:综合·小记者
我市扎实做好森林防火工作
秦岭生态保护气象保障服务联合体联席会议在我市召开
借柔性之“智” 解发展之“渴”
领略摄影魅力 感受艺术熏陶
持续提升巡察整改质效
振兴路上“菇”事多
黄河湿地美 候鸟舞翩跹
《三门峡市税费共治办法(试行)》出台
一件事一次办 政务服务更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