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在渑池县天池镇南昌村蚯蚓养殖基地,小小的蚯蚓“钻”出了种养循环的农业新模式。近日,走进南昌村的蚯蚓养殖大棚,一团团粉红色的蚯蚓在泥土中有力蠕动,生机勃勃。
“我们天池这个厂区主要是处置生活污水处理厂的污泥,利用蚯蚓的特性把污泥分解为蚯蚓粪,接着把蚯蚓粪进行翻抛、除湿,三到五天以后变成营养土,最后产生的营养土赠送给县林业局,用于绿化、植树造林等。”蚯蚓养殖基地负责人贠涛介绍道,“蚯蚓养殖属于绿色循环项目,利用畜禽粪便养殖蚯蚓,消解农业废弃物,而蚯蚓排出的粪便更是优质的绿色有机肥料,真正做到循环利用,变废为宝。”
“我们有6个生物处置车间,2个储料车间,2个分离车间,占地约30亩,总投资300万元,年产蚯蚓粪营养土4000吨,处置生活污泥1万至2万吨。”贠涛说,“同时,我们吸纳周边务工群众30余人,实现了群众地租收益、务工收益以及生态社会效益的互利多赢。”
近年来,天池镇大力发展特色养殖产业,拓展群众增收致富路径,不断提升农民经济收入水平。该镇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深入挖掘利用当地资源禀赋,在推进项目建设、延长产业链条上下功夫,积极探索农业农村闲置资源利用与产业发展有机结合的新模式,助力乡村振兴。 (焦文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