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年来,渑池县仁村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聚焦党委政府中心工作,以创建“五星”支部为抓手,以服务群众需求为目标,不断创新形式、丰富载体、整合资源,持续深化文明培育、文明实践,着力提高群众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夯实领导责任,细化建设方案。坚持把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摆在首位,坚持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党管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把牢方向导向,强化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进一步整合资源、拓展载体,全乡14个村全部落实“一约四会”制度,把“抵制高额彩礼,倡导文明婚俗”宣传引导作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重要内容来抓。
完善基础设施,提升建设氛围。充分运用文化墙、宣传栏、黑板报、横幅等形式进行宣传,同时依托微信、简篇等网络新媒体进行广泛引导宣传,提倡厚养薄葬、婚事简办,让文明新风在全乡党员群众中入脑入心;结合“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党性教育大讲堂”等政治课堂,动员广大党员干部共同参与到宣传引导工作中。同时,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氛围营造,在集镇周边、人流集中区域以及各村醒目位置制作各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板面,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
同时,该乡依托农家书屋、乡村舞台等文化阵地,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道德实践活动愉悦群众身心,不断提升群众幸福感,激发群众参与文明创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该乡发科岭村连续五年在文化广场举办“粽情聚民心”“孝亲饺子宴”“元宵喜乐汇”文明实践活动,文明乡风、淳朴民风、良好家风已经成为仁村乡的精神内核。 (韩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