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走进灵宝市阳平镇北阳平村,随处可见的文明宣传标语与干净整洁的道路、错落有致的院落等相得益彰,淳朴的民风、和谐的邻里关系令人印象深刻,“和美乡风”拂面而来。这都得益于该村在乡风文明建设中拥有独特“法宝”——村规民约。
近年来,北阳平村充分发挥村规民约在引领文明乡风、加强基层治理、推动移风易俗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坚持以“民风”带“乡风”。在文明乡风的滋养下,村民自觉践行村规民约,村民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等村民自治组织的规范化运行,实现了村民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监督,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连续多年荣获全国文明村称号。
乡村要美,美在文明;民风要正,正在村规。“村庄大事村民定,为了让乡亲们在讨论中找到认同感、归属感,在向村民征集意见后,我们围绕精神文明建设,制定了符合村情、民情的村规民约,并通过道德讲堂、孝老爱亲宣讲、入户宣讲等方式,广泛宣传村规民约的内容和意义,教育引导村民树立正确价值导向,讲文明、树新风、除陋习,同时将村规民约作为评选标准,选树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最美家庭等先进典型,带动全体村民向善向上、孝老爱亲、重义守信、勤俭持家,营造弘扬文明乡风的浓厚氛围。”该村党支部书记包有民说。说起村里的变化,村民们连声称赞:“以前大家总是大办酒席,互相攀比,现在铺张浪费少了,村里环境也得到改善,大家都自觉维护环境。村民也更团结了,积极响应村里举办的各类活动。”
村规民约重在“规”和“约”。北阳平村党员带头签订移风易俗倡议书,严格执行村规民约,群众相互监督,将村规民约的实施和各类荣誉称号评比紧密结合,制定奖罚措施,建立奖罚记录档案。有效遏制了各类不良现象发生,群众对党组织、村集体的归属感、认同感显著增强,村容村貌日益改善。
“约”出乡村新颜值、“约”出文明新风尚。北阳平村真正让文明乡风走进千家万户,村民从乡村治理的“旁观者”转化成“参与者”,文明乡风成为乡村振兴道路上的引路明灯。(邵一曼 刘朋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