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11月25日,在陕州区大营镇大营村东街,黑亮的沥青路面、红黄蓝三色标线,与道路两旁翠绿的柏树构成一幅冬日乡村美丽画卷。
“我们村这几条主干道之前路面破破烂烂,雨雪天可遭罪了。”大营村31组村民刘文化说,与该村中间街心花坛相连的东、西、南、北四街是村民出行的主干道,每天过往的人流量大、车辆多,虽然经常修修补补,但总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今年以来,大营村以提升群众幸福感、获得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实施村内道路修复、户厕改造、巷道治理、排水管网提升等暖心工程,持续改善人居环境,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大营村党委在广泛征求各方意见的基础上,将东街至西街、北街至南街及七一路沥青道路工程列为2024年“头号工程”。村集体自筹资金260多万元,历时27天,将总长2581米、宽8米的沥青路面顺利铺设完成,从空中俯瞰犹如一个大大的“干”字。施工期间,村里不仅指定了专人负责过程监督,而且聘请了监理公司以及懂筑路技术的人员负责质量监督。“这次的路修得漂亮,平平整整的,大家都说好。”大营村46组村民郑仙歌说。
“今年,我们梳理确定重点民生实事9项,涉及社区养老、农村排污、技能培训、村道硬化、农业基础设施提升等,总投资774.5万元,受益群众超过1.7万人。”大营镇党委书记田炜说,截至目前,这些实事已经全部办结。下一步,大营镇将持续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难事办妥,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使乡村振兴的成色更足。 (李东强 卫晓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