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法治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崤函文旅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4年11月27日 星期三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合力共堵“挂床骗保”漏洞
□皇甫思逸
作者:    来源:中国三门峡网 - 三门峡日报

    发生意外事故后,不仅住院可以报销,还有高额住院津贴可以领?前不久,内蒙古警方侦破了一起涉及多人多次“挂床不住院”的商业保险骗保案,引发广泛关注。

    据报道,蔡某在3年间购买了多份意外险,还将这一“生财之道”开成了教学班,以每人3000元的费用教当地村民一起“发财”,多次骗保共计14余万元。这头病历上写着住院45天,那头该消费消费、该干活干活,还真是一出两不耽误的好戏。

    回顾此案,不难发现这些村民之所以能“钻空子”,原因不外乎两方面。其一,审核有“漏洞”。打上引号,是因为这“漏洞”本意是为了提升理赔效率、便利被保险人——住院津贴申请不需要提供发票,只需提供相关资料。没想到这却给了不法分子可乘之机,让其“开发”成了敛财之道。其二,医院有“帮凶”。住院的“相关资料”从何而来?患者长时间不住院,难道查房时从没人发现?长期多人多次“挂床不住院”,恐怕医院想不察觉都难。可以说,医院对“挂床”现象视而不见,为骗保者提供了操作空间。

    要遏制此类现象,离不开保险公司自身审核机制的完善,比如通过大数据技术建立投保人的历史记录,及时核实异常行为,形成有效的“黑名单”管理机制等。同时也应看到,一直以来,医疗骗保的“生意”屡禁不止,“挂床骗保”也并非个例。归根结底,与监管乏力、违法成本较低脱不了干系。要让“挂床骗保”无处遁形,还需织密监管网,让监管长出“牙齿”。比如,提高监管技防水平,建设优化智能监控信息系统,形成“事前防范性监管、事中控制性监管、事后惩处性监管”相结合的监管体系;再如,加大惩处力度,在现有措施之上加强信用惩戒,或者让骗保者及责任人员受到刑事追责等。面对“伤筋动骨”之处罚,恐怕别有用心者会好好掂量。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三门峡日报社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
本网站所刊发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三门峡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转载使用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崤函文旅
   第04版:时事
   第05版:法治周刊
   第06版:金融·广告
   第07版:伏牛
   第08版:经济·综合
让检察好故事从“相加”到“相融”
出租手机ID账号就能躺着赚钱?
主动走访听心声 问需纳谏话发展
一线监督守护校园“舌尖上的安全”
文明交通 你我同行
部署平安建设工作
合力共堵“挂床骗保”漏洞
“三强化”提高纪检监察干部履职能力
贩卖假烟终获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