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阅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民生·灵宝新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4年11月26日 星期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叶知秋,大气磅礴
——评强建才长篇小说《看太阳》
作者:南飞雁    来源:中国三门峡网 - 三门峡日报

    

    阅读《看太阳》是一个艰难而漫长的过程。在电脑屏幕、手机屏幕上锱铢累积地阅读完40多万字的长篇小说,对我来说是不多的阅读体验。幸运的是在读完之后,我感到这样的艰难和漫长是值得的。

    在我的阅读经历中,以改革开放40多年的历史为背景,以一组人物的命运轨迹为线索,涵盖了农村、乡镇和县城等生活场域的长篇小说并不鲜见,尤其是以创作现实题材见长的河南作家。但《看太阳》可以称得上近年来河南长篇小说的重要收获。特别是其在河南日报“顶端新闻”文学频道连载后,引起很大反响,总阅读浏览有望突破百万大关,获赞万余条,评论有5000余条。在我看来,其与众不同之处也正是能够从习惯拓展新颖,变程式代以突破,由正典汲取力量,从而呈现出鲜明的创作特色,获得了广大读者的认可。

    作品以改革开放为起点,刻画了在农村一起长大的方舟、袁海茹、马宏亮三个中心人物,通过三人不同的人生轨迹和追求之路,展现了改革开放以来,农村、乡镇、城镇展开的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书中人物的故事虽是历史长河的点滴,却仍有一叶知秋的效果,给读者提供了大历史背景下更为深入、清醒的理解和反思。三个主要人物的人生经历和心路历程都做到了有迹可循,令人信服。方舟是一个热血青年,却一步步追求享受,最后彻底蜕化变质;马宏亮历经坎坷人生终于投机致富,却因忘乎所以,不仅葬送了自己,也毁了后代;袁海茹,不忘初心,终成正果。作品的可贵之处在于,作家将40多年里社会肌理和民众精神深处的变迁,与人物的成长演变巧妙地编织在一起,在思辨的高度上进行了探讨,达到了抚触心灵的深度。

    强建才先生的小说结构为“点焊式”,体现了作家的自信。在我的理解中,作品以方舟和马宏亮两条线索并行,交汇点(焊接点)并不多,而这些仅有的交汇点却构成了人物命运的强烈转折,并且将人物看似并行的线索在实际上紧紧地融合在了一起,也营造出了人物命运归宿的悬念感。

    我与作者强建才先生缘吝一面,经文友辗转介绍相识,对他更多的了解是在文字之中。坦率地讲,他的叙述语言具有极强的地域性,相对口语化的写作也使得作品呈现与其长年起居的场域牢牢绑定的状态。作者长期生活工作在豫陕晋黄河金三角地带的灵宝市,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夙兴夜寐、朝夕与共,使得他熟悉和挚爱这一方水土,这里的历史文化、民风民俗,已经深深融入他的血液和骨髓中,不但给他提供了取之不尽的人物和故事,也形成和锻造了他的语言。如果说还有可期冀之处,恰恰也在于此,作者在他规划的《地之道》《人之道》的写作中,若能将语言在强烈的地域色彩和通顺的口语化写作的基础上,拓展出更冷静、更简洁、更有张力的语感,势必呈现出更有穿透力的语言特色,也更能延续其作品大气磅礴的整体风格。

    在强建才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金三角夜话》的序中,河南当代文学最完整、最重要的亲历者和领导者之一南丁先生写道:“在文学受到冷落的如今,这年轻人又处在繁华的金三角,却仍迷恋于爬格子的事业,难能可贵,且等着看他更好看的小说。”《金三角夜话》出版于1994年,距今已整整30年。这个当年的“年轻人”仍然处在繁华的“金三角”,却已是年过花甲的老作家。当年给强建才作序的南丁先生的年纪,也正是如今强建才的年纪。这是多么奇妙而温暖的轮回。南丁先生说“且等着看他更好看的小说”,作为后生晚辈,有幸从事南丁先生为之呕心沥血的工作,我也愿意且荣幸地把这句话送给强建才先生。

    (作者系河南省第八届文联兼职副主席,河南省作协副主席、秘书长)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三门峡日报社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
本网站所刊发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三门峡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转载使用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民生·灵宝新闻
   第04版:时事
   第05版:文明崤函
   第06版:文化周刊
   第07版:阅读
   第08版:城建·交通
真挚塑名士 细节铸风骨
一叶知秋,大气磅礴
岁月静好中的细腻描绘
围城·围墙及其他
在回声中还原历史
书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