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日,渑池县陈村乡万寿村一片茂密楸树林下,一垄垄黑褐色的“蚯蚓养殖床”引人注目。养殖工人随手抓起一把泥土,一条条红色蚯蚓在他手里有力地蠕动着。
“目前,蚯蚓市场供不应求,我们在渑池有6个蚯蚓养殖点,还注册成立了三门峡沐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固体废物和畜禽粪便综合使用。这个养殖点占地90亩左右,蚯蚓一月一收,一年可以收10茬,年收益60多万元……”谈起蚯蚓养殖效益时,毕业于河南理工大学的“90后”小伙儿贠涛信心满满地说。
小小的蚯蚓究竟有多大价值?贠涛说:“蚯蚓能做鱼饵、饲料,还可以提炼药物,用于处理市政污泥,最后还能生产蚯蚓有机肥。”
近年来,渑池县陈村乡坚持绿色优先,生态发展,在该乡中西部大力发展高效农业和生态养殖,不断拓宽群众致富路径,持续擦亮“全国农业产业强镇”金字招牌。随着全乡畜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为有效处理养殖粪污,2023年在陈村乡党委、乡政府产业政策的大力扶持下,万寿村养殖户从洛阳引进蚯蚓养殖项目,通过集中回收牛粪,喂养蚯蚓,再由蚯蚓消化分解。看似用途不大的牛粪完成了由“粪污”到“有机肥大王”的华丽逆转,不仅延伸了产业链,还带来经济效益,形成一条“吃干榨净”的绿色环保产业发展之路。
在蚯蚓养殖产业发展中,陈村乡万寿村采用“党支部+专业合作社+农户”方式,实现了村集体经济收益、群众地租收益、群众务工收益的互利多赢,一条小小的蚯蚓开启了乡村产业生态循环发展的新模式。
“现在每天至少有20多名群众到基地务工,工资日清日结,一天人均收入100元,年底预计可新增集体经济收入8万元。”万寿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刘小辉介绍。 (王勇 王金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