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今年以来,卢氏县扎实开展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实地调查工作,普查队员穿行于乡间田野、高山荒林、城镇街道,进行定位、拍照、测量、记录等工作,用脚步丈量每一寸土地,摸清全县文物资源“家底”。
“在偏僻角落发现的陶片、残砖、遗迹、石碑等,承载着过往历史与生活,新发现丰富了双千年古县的文物资源,为社会历史研究和文化记忆传承提供新素材。”卢氏县文广旅局工作人员表示。据了解,普查队员针对不同类型文物点采用不同工作方法,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类需分析地形地貌,在特定地方寻找遗迹、采集标本;古建筑、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类则要拍摄建筑细节、绘制草图和记录测量数据。
据介绍,此次“四普”文物信息登记表从“GPS坐标”到“本体边界坐标”的转变,提升了对文物本体认定的精确度和全面性。卢氏县按三门峡市四普办要求,按周制定复查率,完成指标“挂图作战”。采用先进技术和专业设备如RTK、无人机、手持采集终端等,提高了数据采集处理效率和普查数据质量。
目前,该县一线实地调查接近尾声,已复核“三普”登记的不可移动文物,新发现不可移动文物也陆续录入,普查取得阶段性成果。 (韩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