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崤函文旅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4年11月13日 星期三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渑池县城关镇:办好民生实事 赢得幸福“掌声” 示范区禹王路街道:提升项目服务 增进民生福祉
作者:    来源:中国三门峡网 - 三门峡日报

    本报讯(记者侯鹏云)出行,到镇政府大院办理公交优惠卡;娱乐,去梨园广场参加戏迷欢聚俱乐部;消遣,选择“岁月学堂”,学习瑜伽、太极拳、二胡等丰富多彩的课程……渑池县城关镇居民的生活越过越带劲儿。

    今年以来,渑池县城关镇不断强化为民服务理念,着力织牢民生“保障网”,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呼声”转变为幸福生活的“掌声”,切实让民生保障更安心、公共服务更暖心、百姓生活更舒心。

    精心制定城关镇“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实施方案和任务清单,明确服务事项,实行挂图作战。扎实开展爱国卫生月暨市容市貌整治工作,全面提高城市环境整体质量。其中,北街村投资15万余元修建1座公共厕所,维修改造100多米下水管道,铺设200多平方米路面;塔泥村实施全长1000米的道路硬化项目,被群众评为“铺就了乡村振兴的‘快速通道’”;东关村三组、四组村民终于完成暖气安装,即将开启今年的“温暖之冬”。

    为完善服务保障,该镇以“五星”支部创建为抓手,着力构建“上下联动、资源整合、共建共享”社区治理新格局,实现党群合力、群众安居、社区和谐的良好局面。

    澧泉社区创新推出“岁月学堂”,根据群众诉求,开设书法、瑜伽、吹奏、八段锦等10余门课程,打造多元化学习平台。新华社区设立日间照料中心,推出老年食堂养老助餐服务,满足不同居民口味需求。黄河社区与渑池县第二人民医院建立合作关系,为社区20个小区、1800余名老人提供日间托老服务、理疗康复、慢性病管理、心理咨询等全方位的康养照护……

    “目前城关镇已先后解决各类民生问题231个,下一步,将继续抓好民生实事工作,推进各项民生实事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让每一位群众都能共享高质量的幸福新生活。”该镇党委书记任朋武表示。

    本报讯(记者徐洪波 通讯员杨晓晨)今年以来,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高新区)禹王路街道多措并举提升项目服务,持续增进民生福祉,全力促进经济稳定发展,各项工作再创佳绩。

    统筹安排“十拼”工作,全力促进经济稳定发展。按月召开“十拼”工作专项会议,发动各行政村(社区)、机关人员积极提供招商引资线索,邀请多家企业、公司交流考察,洽谈项目。依托黄河梅园“疏影馆”、盆景园等,组织开展特色商品展销、夜间经济活动、助农消费等文旅消费活动。在《三门峡日报》、“学习强国”等媒体平台发布信息200余篇,利用抖音、视频号等新媒体平台推送小视频百余个,强化正能量宣传,进一步营造“十拼”浓厚氛围。

    多措并举提升项目服务,同心协力建设美丽乡村。每月专题部署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利用古庙会、戏曲进乡村等文化活动,进一步宣传优化营商环境新举措、新政策,提升群众知晓率。实地了解企业需求,帮助企业解决困难。围绕中原金属关键实验室研究生基地及其二次扩征等重点项目,快速、稳步推进勘界、清点、征迁安置等工作。紧盯黄河滩涂地规范化管理,周密安排部署,精准施策发力,全力推进此项工作。

    持续增进民生福祉,全力以赴打造幸福生活。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惠民政策落实等工作,助力群众就业增收。优化应急队伍和物资储备,积极应对极端天气,开展食品安全检查、消防检查、消防演练等,增强群众安全意识,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开展河道专项治理、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群众物质生活水平。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作用,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文明条例宣讲等形式多样的综合性文化活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三门峡日报社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
本网站所刊发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三门峡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转载使用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崤函文旅
   第04版:时事
   第05版:法治周刊
   第06版:金融·广告
   第07版:伏牛
   第08版:经济·综合
以生态之美厚积发展之势
渑池县城关镇:办好民生实事 赢得幸福“掌声” 示范区禹王路街道:提升项目服务 增进民生福祉
致富路上苹果香
我市多模式带动林下经济遍地开花
“多园协同一体化”主引擎作用持续彰显
打造立体化数字见证体系 展现创优营商环境先锋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