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早晨,购买鸡蛋的商户、出售玉米和免费拉运有机肥的种粮大户,都争先恐后来到卢氏县东明镇当家村新特灵养殖专业合作社,称重、付款,满意而归。“我们从这儿运回无害化处理的农家肥,种植的玉米再高价卖给养殖场,真划算!”东明镇石龙村种粮大户王贵生高兴地说。
近年来,卢氏县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大力发展种养结合产业,走出了一条农业循环发展路径,促进了粮、牧、果、药提质增效。
粮牧互助 增产增收
在东明镇当家村后的半山腰上,有5座整齐划一的现代化鸡舍,蛋鸡饲养量5万多只,日产蛋量4000公斤,所产鸡蛋常年畅销卢氏县城蔬菜市场和各大超市。投资户刘新功、朱明章等5家养殖户信心百倍,在县农业农村局支持下,上马了整套自动化粪污处理设施,无偿将鸡粪供应给附近的种粮大户,并签订生态玉米回收合同,实现了种养产业双赢。
鸡场附近东明镇石龙村的王贵生、周龙升等6家种粮大户,只需承担运费就能将附近鸡场的有机肥料运到地里,种植的小麦、玉米、黄豆等作物产量高、品质好,还能得到每亩150元的种粮补贴。在东明镇种养大户的示范带动下,全县涌现出了100多个种养合作专业户,生态效益良好,其中范里镇碾子湾村、文峪乡大石河村的玉米糁每斤卖到了4元以上,东明镇张家村立体养猪、蔬菜种植产业成效显著。
水肥一体 生态高效
位于卢氏、灵宝、洛宁三县交界处的官道口镇坡地多、海拔高、光照足、昼夜温差大,是粮果烟适生区。官道口镇争取坡耕地改造资金,实施小田并大田、水肥一体化、防雹网等高标准示范农田建设项目,引进二仙坡先进技术,在果岭村、将军山村、南幽村流转土地,发展矮化密植优良品种苹果产业和秋月梨、北五味子7000亩,全部使用牛羊养殖合作社的农家肥,年产优质生态苹果、秋月梨1000余万斤、五味子100余万斤,定点高价销往洛阳、郑州、西安等地,亩产值1万元以上,每年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200万元,给付村民地租、劳务工资2600万元。
综合利用 变废为宝
食用菌是卢氏县的传统优势产业,年稳定种植香菇3.6亿袋,出菇后的废袋除少量作为农户取暖、做饭燃料外,大量堆放于村旁路边、房前屋后,既污染环境,又浪费资源。为把这些菌棒废袋变废为宝,卢氏县采取产业扶持的方式,重点扶持全元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生物有机肥料,回收横涧乡岗台村、代家村等食用菌产业区的菌棒废袋,将其粉碎后添加有机物制成有机肥料。该项目作为废物回收再利用高效农业示范项目,所生产的有机肥料广泛用于粮食、烟叶、蔬菜、果树和花卉种植,改良了土壤结构、提高了土地肥力,减少了环境污染,是一个长效农业综合生产项目。
像这样的废物再利用产业,目前卢氏县已有3家投产,全县香菇废袋回收率达50%以上,为稳定农业生产、提高生态粮果烟产业效益起到了促进作用。 (高长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