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几个朋友在温哥华,听了曹老师的摄影课,讲怎样拍好天鹅,就追随她的脚步,来三门峡拍天鹅!”近日,站在三门峡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高新区)大王镇天鹅湾的木栈道上,望着眼前优雅翩跹的大天鹅,加拿大华人Connie不时轻触相机快门,禁不住赞叹,“三门峡的天鹅太令人着迷了!”
Connie口中的“曹老师”是谁呢?
她叫曹晓春,是三门峡土生土长的大天鹅摄影家。曹晓春退休前在三门峡民政部门工作,因为照片拍得好,还在单位兼职搞宣传。2004年起,她迷恋上生态摄影,开始拍摄野生大天鹅,20年来乐此不疲。因女儿定居加拿大温哥华,曹晓春退休后也随女儿长居,协助照料外孙女。然而,每当家乡的天鹅季来临,她的心便不由自主地飞回三门峡。
10月25日,曹晓春刚从温哥华归来,便不顾旅途劳顿与时差困扰,第一时间赶到三门峡天鹅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看看她心中牵挂已久的大天鹅。几天后,她在温哥华结识的影友Connie及其三位伙伴,也跨越千山万水抵达三门峡,专程前来捕捉大天鹅的绝美瞬间。
即使远在温哥华,曹晓春的心灵深处仍有一片属于摄影的净土。每当闲暇之余,她便携起相机,走进自然的怀抱,追逐那些振翅高飞的鸟儿。这一爱好让她遇见了一群志趣相投的摄友,大家无不惊叹于她镜头下捕捉的每一个灵动瞬间。甚至,当地的几个摄影协会也向她伸出橄榄枝,邀请她为摄友们授课。
每当这时,曹晓春不仅细致入微地传授着大天鹅的拍摄技巧,还讲述着三门峡的青山绿水和黄河湿地独特的生态环境。她还会告诉大家大天鹅是如何年复一年,以非凡的毅力与优雅的姿态,跨过山河大海,在三门峡栖息越冬。她的讲述让身边的摄友们对三门峡这片热土心生向往。
因此,这便有了Connie一行的三门峡“拍鹅”之旅。
曹晓春告诉记者:“12月,还有两位技艺高超的摄友将从温哥华专程赶来拍摄天鹅,他们的水平与我不相伯仲,我等着接应他们!”“要想真正捕捉天鹅之美,关键在于深入了解天鹅的习性。摄影最终比拼的不仅是技术,更是文化内涵与背后的动人故事。”她说。
曹晓春回忆道,大约在2009年3月,大天鹅即将飞离三门峡,曹晓春和几个摄友在市区青龙湖蹲点拍摄。午饭时间,几个摄友去吃饭,曹晓春留守,这时她发现,大天鹅开始排队了:
一只威严的领头大天鹅翱翔于队形前方,犹如一位智慧的指挥官。起初,大天鹅们以四纵队的阵形优雅地飞翔,但领头大天鹅似乎并不满意,它发出两声清脆的鸣叫。紧接着,大天鹅们在空中灵活变换,队形奇迹般地调整为八纵队。然而,领头的大天鹅依旧不满意,它穿梭于队伍之间,仿佛传达着无声的指令,大天鹅们变换成壮观的十六纵队。领头的大天鹅满意地飞回队首,左右审视,确保队形无可挑剔后,再次发出响亮的鸣叫,引领着同伴在青龙湖上空优雅地盘旋了三周,最终才缓缓振翅飞向远方。曹晓春深情地说:“大天鹅对这片土地的爱恋很深厚,它们的离去充满了仪式感,这证明了它们与人类一样,拥有丰富而深刻的情感世界。”这一幕温馨而震撼的场景,当时被曹晓春的镜头捕捉并永远定格在了相框之中。
“你每年都拍天鹅,不会厌烦吗?在技术方面还能突破吗?”面对记者的提问,曹晓春表示,技术方面的突破并不重要,“我已经把天鹅当成了家人,就想来听听它的叫声、看看它的样子。这些年天鹅在三门峡一年比一年好,我感到满足又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