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葛洋)今年以来,我市立足“三农”特色、资源禀赋、区位优势等方面,持续提品质、升能级、创品牌,持之以恒把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潜在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
我市立足“三农”特色,着力在乡村振兴上走在前列。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坚持以点带面,集中抓好10个和美乡村重点村建设,持续推进50个和美乡村、70个美丽乡村建设任务,走出符合我市特点的和美乡村建设新路径。做好“土特产”文章,持续打造苹果、中药材、食用菌、烟叶等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全力建设500亿级绿色食品产业集群。坚决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全力抓好国家及省后评估考核反馈问题整改,推动村级集体经济提标倍增、壮大提质,让脱贫成果成色更足、乡村振兴底色更亮。
我市立足资源禀赋,着力在文旅融合上擦亮名片。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致仰韶文化发现和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贺信精神为指引,深入实施文旅融合发展“1+3+4”工程,加快仰韶文化“七个一”工程建设,持续做好“文旅+农业”“文旅+工业”“文旅+体育”“文旅+康养”“文旅+红色教育”等深度融合。重点抓好函谷关5A级景区创建,不断丰富天鹅湖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沿黄生态廊道、三门峡大坝、陕州地坑院、庙底沟考古遗址公园等场景业态,推动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城市旅游向城市度假转变、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变。
我市立足区位优势,着力在枢纽经济上做强能级。坚持以实施物流拉动、提升交通优势、壮大枢纽产业、做强平台经济为抓手,着力培育我市货运物流龙头企业,加快多式联运基础设施和物流通道体系建设,稳步实施陇海铁路取直、运三铁路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积极做好保税物流中心(B型)申报工作,逐步扩大自贸区先进经验案例复制推广,推动跨区域联动发展。重点支持中原黄金冶炼厂、宝武铝业、戴卡轮毂以及特色农业龙头企业等扩大出口规模,构筑高水平对外开放新优势,不断为经济社会发展增动力、添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