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文化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特刊

第04版
时事·灵宝新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4年11月05日 星期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渑池有座知府桥
梁小卫
作者:    来源:中国三门峡网 - 三门峡日报

    在古城渑池,有一座距今200多年且目前还在使用的古桥,名叫知府桥。知府桥位于渑池县天池镇下马筵村西,当地百姓也称其继志桥、下马筵桥。

    下马筵村有位91岁的老人名叫杨耀章,是当地公认的文化人、“活字典”。据杨耀章老人介绍,这座石桥是由清朝年间与下马筵村相邻的石泉村人席椿建造。相传,席椿幼时在下马筵村读私塾,每日上学往返,总要从下马筵西沟河滩的列石上通过,常见一些老弱妇孺失足落水。有一次放学,天色已晚,他急匆匆往回赶,走到河滩一看,河流已经涨水,他埋怨了一会儿又许起愿来:“水要是马上落了叫我过去,我长大后有了钱,一定给这儿修座桥!”话音刚落,水势真的小了,没多久,列石就露出来了。席椿高兴坏了,连忙跨过列石,奔回家里。

    席椿寒窗苦读十余载,一试入庠,成为渑邑拔贡,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任玉山县知县,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升职绍兴知府。他任期内清正廉洁,政绩卓著,其之父席庄允素知其子幼时夙愿,便对亲朋好友说:“若儿守郡,下马筵桥工当独任矣。”后因席椿从政在外,无暇顾及,席庄允力不从心,带着遗憾告别人世。

    3年后,席椿之子驰书绍兴,言及“下马筵桥,乡曲中往往以王父昔日慨然独任为词,第未卜力能胜任否?”席椿阅读家书后憬然而叹:“此先人志也!”“虽力绵费重,奚辞焉?”遂捐俸“二千金有奇”,命长子世丰,从子尊德、成文辈负责监督工程施工。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动工兴建,两年后竣工。相传,建桥用的石材均来自石泉村北刘沟,此石坚硬,又易雕琢,桥建成之日,此山上的石头刚好采完,十分神奇。建桥中有一外地壮汉主动参建,大石块重100多公斤,全是他一人搬扛,分文不取,桥成人去,传为佳话。

    席椿在《继志桥记》中表达了自己的看法:此桥虽然不敢和古代扬州的二十四桥和婺源的彩虹桥相媲美,但变沟壑为坦途,对过往行人来说也算是补办了一件善事,因为追溯造桥的由来,所以将此桥命名为继志桥。

    知府桥系单孔石拱桥,桥拱为砂砾石块拱圈,桥墩、桥面及护栏均用青石条砌筑,石质坚固,色泽古朴。桥长约33米、宽约5米、高约7米。桥两侧各有19根石方柱,中间镶有青石栏板,石方柱及栏板上均有精美的花卉枝叶图案雕刻,石方柱顶端有木瓜、寿桃、石榴、狮子等雕饰,神情灵动。2021年12月,该桥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虽然200多年已经过去,但知府桥依然非常坚固,该桥目前仍然是天池镇通往下马筵村的农村公路咽喉要道。为满足现代车辆通行需求,不损害古桥建筑风格,公路部门将桥面部分用小方水泥块进行了铺装,保留下半部分的原石桥,古韵犹存。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三门峡日报社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
本网站所刊发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三门峡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转载使用
   第01版:要闻
   第02版:特刊
   第04版:时事·灵宝新闻
   第05版:文明崤函
   第06版:文化周刊
   第07版:阅读
   第08版:城建·交通
我市文化学者李久昌专著《崤函古道史》出版
深山古村的诗意栖居
郭姓宗亲齐聚三门峡共叙亲情扬家风文化
渑池有座知府桥
三门峡市姓氏文化研究会王姓委员会成立
秦声颂风华
公益书法培训 促进艺术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