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丰收季。连日来,崤函大地洋溢着金色的喜悦。柿园里,处处“丰”景构成一道绚丽多彩的画卷。金黄的柿子,在农民手中变成了“金果子”,赋予了群众生活的希望与美好。
11月1日,在渑池县段村乡四龙庙村的牛心柿种植园,晾晒棚里挂着红彤彤的柿子,宛如一盏盏小灯笼。种植园负责人王利超正忙着招呼前来务工的群众削皮、晾晒。据了解,该园占地100多亩,种植的牛心柿品质优良,深受市场欢迎。鲜柿的价格能卖到5元多一斤,柿饼能卖到35元一斤。“种植园每年能为我们带来的经济效益约在100万元。我们还积极带动周边群众务工,每年支付的工人工资20余万元。”
种植户王莫生望着自己种植的30余亩柿树,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他感慨地说:“我种植柿树已经有很多年了,现在看着这些丰收的柿子,心里特别高兴。明年,我打算在果树管理上再下功夫,提高柿子的产量和品质。”
据了解,段村乡的牛心柿种植面积已超过1.8万亩,年产量高达100余万斤,为当地农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该乡还充分利用丰富的文旅资源,吸引游客前来体验采摘乐趣,并通过线上、线下等销售渠道,将牛心柿推向更广阔的市场。
三门峡市不仅以牛心柿闻名遐迩,其柿子品种“吊红”同样广受欢迎。步入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高新区)大王镇南营村,柿子园内洋溢着一片热闹而喜悦的氛围。村民们正紧锣密鼓地进行着采摘、搬运、果实检验等环节。该村种植“吊红”柿子面积约230亩,年收获柿子10余万斤。此次柿子丰收,客商们纷纷前来收购,预计将为村民增收10余万元。该村“吊红”柿子的丰收和成功销售,正是南营村产业振兴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南营村“两委”干部立足本村实际,聚焦特色农产品,积极行动,化身“推销员”,多方联系客商,力求帮助村民将这份丰收的果实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收入。
11月1日,在三门峡虢国农贸市场的水果摊位上,一抹抹鲜艳的橙黄成为众多水果中的“明星”。市民张女士表示,这个季节不能缺少柿子,最近的柿子皮薄肉软,全家都爱吃。
我市的柿子不仅在当地大受欢迎,还远销四方。记者了解到,陕州区甘棠街道芦村白水山家庭农场的红柿种植园目前正值丰收季。自2020年起,该种植园培育了70多亩“吊红”柿子,吸引了新乡、驻马店等地的商贩前来采购。连日来,村民们正忙着将一颗颗饱满的柿子装车,运至路边收购站,经过分拣、打包,再发往各地。据该村柿子收购站负责人介绍,今年“吊红”柿子的收购自10月初开始,日均收购量达1.4万斤,至今已超10万斤,品质与价格均令人满意,主要销往浙江绍兴、金华以及省内多个城市。
在灵宝市西阎乡雷家营村的精品柿子集散地,满载新鲜柿子的农用车络绎不绝,来自四面八方的商贩们竞相采购,现场一片繁忙。来自湖南的采购商张永发已连续7年在此收购。他称赞这里的柿子有着得天独厚的土壤与气候条件,个头大、口感甜,糖分含量稳定在15%至18%,在市场上备受青睐。该村村民李志平表示,他家种植的10亩柿子去年开始挂果,今年的收购价约为每斤6元,预计纯收入可达1.5万元。待到盛果期,每亩产量有望突破7000斤,总收入或可攀升至9万元。
一颗颗饱满甘甜的柿子不仅承载着农民们辛勤耕耘的汗水,更化作他们增收致富的“金果子”,在市场的热烈反响和政府的积极推动下,三门峡市的柿子正以其独特的魅力,走向全国乃至世界。